本文是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工信部原部長李毅中先生,在2014年10月25日JIC投資論壇“全球高端制造業發展和機遇”上的主旨演講內容,論述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戰略,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的掌握和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JIC討論中國高端制造業的發展與機遇,讓我做一個發言,近來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成為國際國內議論的熱點,我想就先進制造業的發展戰略,核心技術、關鍵技術的掌握和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談幾點思考。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發展思維 先說第一個問題,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形成了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的戰略思維。大家可以回憶一下,2008年上半年,由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了金融危機,震撼了美國并波及全球。風暴襲來,我們感覺到從沿海到內地首先是出口受阻,訂單銳減,工業增加值像坐過山車一樣低落,最低的月度增幅降低到2%。當時不少企業關門歇業,合計15%的企業關門,有2000余萬農民工返鄉,因為城里沒有工作了。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中央審時度勢,果斷調整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陸續推出了應對危機的一攬子政策,其中有十大產業的調整振興規劃(包括九個制造業和一個物流)。大概到2009年下半年,我們開始走出低谷,在全球應對危機中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其中,用高新技術來提高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水平,是最有力的措施。 美國在金融危機高峰中,從兩房公司垮臺、雷曼兄弟公司的垮臺,到五個銀行的關閉,教訓是很深刻的。這主要是他們過去工業化太過度依賴虛擬經濟以至于泡沫泛起,最后導致了金融危機。痛定思痛,美國在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以后,比較早的在2009年就提出了再工業化、重振制造業、本土回歸等新的戰略,重新重視發展實體經濟,發展高端制造,提升實體經濟的效率,增強了本土企業的實力。美國1955年實現工業化,五六十年以后吃到了苦頭,提出了再工業化、重振制造業,這個教訓是很深刻的。我們是到2020年前基本實現工業化,我覺得我們要從美國的經驗教訓中得到借鑒,加深對工業化的認識。美國的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地球的理念,就是要用互聯網、物聯網、新的信息技術大力提升基礎設施和生產性效益。物聯網的提出其實也很通俗,IBM公司認為,人和人之間有交流,人和物有交流,物和物之間、機器和機器之間也有交流和信息,這就是物聯網理念的基礎。美國的經濟復蘇盡管很緩慢,但這樣的新戰略、新思維確實是深謀遠慮,如今已經見到了效果,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借鑒。 我國2009年下半年走出了谷底,但同時,高耗能、高污染的行業又死灰復燃,沒有從根本上轉換機制。所以我們如何變危為機、轉變發展方式呢?其中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先進制造業是具有長遠謀略的決策。中央確定了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而且排序是有講究的,新一代信息產業是第一位的,和第三次工業革命不謀而合。 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戰略性決策和布局,符合世界經濟技術的潮流,符合中國的國情,得到了全國的響應。相關部門和地方陸續出臺了一些規劃和方案,豐富了新興產業的內涵,明細了培育發展的路徑,當然也出現了某些盲目的現象。我們再看看德國,德國近年來提出了工業4.0的戰略,這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具體化,內容好像很深奧,很難看到一個規范性和權威性的解釋。我用這么一段話來表述工業4.0,它的內容就是用物聯網服務互聯網。首先把制造業的物理生命單元聯系起來,然后與傳感器、終端系統、智能控制系統、通訊設施結合起來,這就使得制造業的物理生命單元、機器、機床等具有計算、設計、通訊、精準控制、遠程協調和自制、自動的功能,把那些看起來死的機器,令其活起來,具有智能和智慧,從而將制造者、機器、物料、環境以及用戶緊密地聯系起來,實時聯通、相互連接。這些系統實現了人和人、人和機器、機器和機器之間的關聯和交流,這就是物聯網的概念。實現了制造業的智能化、數字化、網絡化,極大地提升了生產效率。工業4.0的另外一個新的理念就是用戶全流程參與,不僅是售后服務,不僅是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從開始研發設計用戶就來參加,從而在小品種、大批量、規模化生產的同時,也產生了多品種、小批量、柔性化等不同的生產模式,引起了生產方式的變革。盡管德國有世界一流的裝備和技術,但專家認為,德國的軟件和互聯網是相對的弱項,為了保持它的競爭優勢,德國揚長避短,在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中先聲奪人,其遠見卓識值得我們借鑒。 對照德國4.0的愿景,我國的制造業總體上仍然處在中低端。我們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行業和領域,也有落后的、甚至完全人工作業的小礦山、小作坊。所以,我們在大力發展高科技產業、先進制造業的同時,也要去花力氣淘汰和化解落后產能;我們在精心謀劃4.0的時候也要著力打造工業3.0,甚至不得不去補2.0的欠賬,這又是中國的國情。所以發展高端制造業的同時,也要使中低端優化升級,中國的國情需要高端產品;但中低端的產品仍然是有市場需求的,因此可以用發展先進制造業這個說法,我認為更為準確。
二、培育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的關鍵 第二,我要談談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關鍵要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先進制造業和新興產業代表了當今世界科技創新、工業發展的方向和愿景,與第三次工業革命相伴隨,首先要大力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發展下一代互聯網、寬帶、無線移動通信、大數據、云計算等等,把這些新技術運用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尤其要和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設備制造和生物等等密切結合,這樣可以大力提高生產力,創造新業態、新模式,改善生態環境,改變生產方式和人民生活,這是我們時代的方向,時代的潮流。 發展高端制造七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首先要掌握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當前我國尚處于破解攻關之中,比如說核高基,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基礎軟件,我們業內叫核高基,這也是17項國家重點項目的第一項。大規模集成電路、新一代無線移動通信等,都是電子信息的重點。環保節能產業包括了技術、裝備、服務,從設計施工到運行遍及多個領域,為企業和社會提供了第三方服務和治理,減輕了自然環境的壓力,改變生態,惠及民生。至于新能源,主要是指可再生能源,例如水電、核電,特別是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以后的高新能等等。另外,智能電網以及頁巖氣等非常規能源開發利用都需要高新技術。高端裝備制造包括了航天航空、軌道交通、特種設備、數控機床、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相關領域,這是制造業的制造基礎,內容廣泛而豐富,其中數控技術發揮著重要作用。新材料是制造業、建筑業的基礎產業,提供結構性、功能性復合性材料以及納米材料等等,這就需要多項材料科學集成應用。新能源汽車,特別是電動汽車的研制和商業化,要解決電池、電機、電控等技術難題。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