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我國激光技術及產業的發展,北京光學學會與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北京光機電一體化協會、中國光學學會激光加工專業委員會、北京生產力促進中心和北京華港展覽服務公司六單位合作,于2014年10月16日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成功舉辦“第11屆北京激光技術前沿論壇”。北京光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周立偉院士,激光前沿論壇主席、北京光學學會理事長許祖彥院士,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秘書長王琳、副秘書長所洪濤,中科院長春光機所研究員蔡恒源,北京光機電一體化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陳端業,北京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助理劉平,北京模具行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蔣學文,北京光學學會常務副理事長梁志遠、學會副理事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郭少陵、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永楨和學會秘書長劉寶勝等,與來自全國從事激光技術研究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專家、學者,激光產品生產、使用單位的專家或企業負責人,以及首都激光界、制造業人士近200人出席了本屆論壇的學術交流活動。 “第11屆北京激光技術前沿論壇”分別由論壇執行主席劉永楨和劉平主持,郭少陵副理事長代表許祖彥理事長和論壇主辦單位致開幕詞。中科院理化研究所研究員張申金代表許祖彥院士在本屆論壇上做“深紫外全固態激光科學儀器研究進展”主旨報告,展示了我國在研制深紫外激光科學儀器方面取得的最新進展。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許祖彥院士領導的團隊自主研制出兩個系列國際首創的實用化、精密化深紫外全固態激光源,成功應用于深紫外激光光電子能譜儀、深紫外激光光發射電子顯微鏡等9種9臺國際首創前沿裝備;我國科學家已應用這些前沿裝備在石墨烯、高溫超導、拓撲絕緣體、寬禁帶半導體和催化劑等方面的研究中做出了一系列國際前沿的重要研究成果,在物理、化學、材料、信息、生命、資環等領域開創了一些新的多學科交叉前沿。例如:DUV-DPL光發射電子顯微鏡發展了新一代高空間分辨PEEM技術,將觀測精度拓展到納米尺度,精度達到3.9納米,而目前國際水平為20納米,這項技術使高空間分辨條件下,表面化學和表面結構的動態原位研究成為可能。深紫外激光先進科學儀器的研制成功獲得了2013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并入選了 “兩院院士評選2013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學會名譽理事長周立偉院士對這些研究成果給與極高評價,認為“這是我們中國人自己的一項創造,擁有這樣一項技術可以把整個科學儀器領域實現改造,這是我們的驕傲。美國人在尖端技術上封鎖我們,你想買他都不賣。現在我們擁有這項技術我們也不賣給他們!我們要非常感謝許老師和他的團隊為國家做出的貢獻!” 與會代表聆聽了這一展示當今國際激光技術領先水平的精彩報告后深受鼓舞,與會者長時間熱烈鼓掌,由衷的向許祖彥院士和他領導的團隊表示敬意! 在論壇交流中,2012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述泉博士向大會做“高性能大型金屬構件激光增材制造:科學與技術”特邀報告,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全固態光源實驗室副主任林學春研究員向大會做“大功率全固態激光器及其應用”特邀報告;全球最大的光纖激光器供銷商和最大的激光設備銷售商,北京IPG光纖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李延民博士、通快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宋志建博士,向大會報告了光纖激光器在材料加工中的應用、片狀激光器及其應用的新進展;國內激光技術知名研究單位國家,半導體泵浦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康治軍博士、北京市準分子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翊研究員、國科世紀激光技術有限公司齊月靜副研究員,也先后向大會報告了在高功率納秒激光器技術、準分子激光技術和激光干涉測量技術方面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 專家們的精彩報告受到與會者的極大關注,一些成果可以堪稱是近年激光技術與應用最新發展的亮點,充分展示了我國激光科技工作者近年在瞄準國際激光技術前沿發展、開發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激光器、激光加工裝備等方面取得的驕人成就。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述泉博士是中國激光增材制造(俗稱3D打印)領域帶頭人王華明教授領導的團隊主要成員之一,他在報告中介紹了王華明教授領導的團隊經過20余年的不懈努力,在激光增材制造(俗稱3D打印)領域取得的令國人振奮的研究成果。傳統飛機制造業不僅耗時久,而且浪費太多材料,一般只有10%的原材料能被利用,剩下的在鑄模、鍛造、切割和拋光工序中就損失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制造一架F-22戰斗機需要2796公斤鈦合金,但實際只有144公斤用到飛機上。目前,王華明教授領導的團隊已經制造出世界最大的3D打印機,國產大飛機開始使用3D打印技術生產的零件。中國現在僅需55天就可以“打印出”C-919客機的主風擋整體窗框,歐洲一家飛機制造公司生產同樣的東西至少要兩年,光做模具就要花200萬美元,中國大型3D打印技術已超過美國。 又如,作為一項關鍵支撐技術,激光對一個國家的先進制造業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林學春研究員在報告中介紹了他領導的科研團隊以“工業應用需求”為導向,近年研制出一系列工業化高穩定性、高可靠性激光器,廣泛應用于激光焊接、表面處理、精細加工和激光醫療等領域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2013年,該千瓦級系列化全固態激光器在江蘇中科四象激光科技有限公司投產并獲得推廣,承接奇瑞汽車自動變速箱中的核心部件――行星架的焊接超過6萬套,提升了國產汽車的核心競爭力。2014年,該公司還承接了部分一汽大眾的自動變速箱焊接及北京奔馳的天窗焊接,該激光器技術及加工應用技術的推廣,對盡快扭轉我國在激光先進制造領域關鍵器件基本依靠進口的局面,提高技術創新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第11屆北京激光技術前沿論壇”是我國激光界的一次盛會,由于論壇時逢北京科技學術交流月,得到了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和中國光學學會及周邊兄弟省市光學、激光學會的大力協助,被列為“光學學會會員活動日”。眾多激光界知名專家競相在論壇上做精彩的交流,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各界同仁以及許多光學學會會員前來參會,會場座無虛席,許多與會聽眾為獲得最佳收視效果一直站立在臨近幕布的兩側聆聽報告。與會者對本屆激光前沿論壇的成功舉辦給予很高評價,一致認為“第11屆北京激光技術前沿論壇”的成功舉辦,加深了大家對國內外激光技術與應用前沿的了解,對于今后進一步提升我國激光技術的水平、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具有推動意義。
圖1、第11屆北京激光技術前沿論壇會場
圖2、北京光學學會副理事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郭少陵致開幕詞
圖3、北京光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周立偉院士(右)和論壇主席、學會理事長許祖彥院士在一起
圖4、論壇主席、北京光學學會理事長、中科院理化研究所首席科學家許祖彥院士講話
圖5、北京光學學會名譽理事長、北京理工大學首席科學家周立偉院士講話
圖6、論壇執行主席、北京光學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劉永楨教授主持上午會議交流
圖7、論壇執行主席、北京生產力促進中心主任助理劉平高級工程師主持下午會議交流
圖8、中科院理化研究所張申金研究員代表許祖彥院士做論壇主旨報告
圖9、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張述泉博士做論壇特邀報告
圖10、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林學春研究員做論壇特邀報告
圖11、北京IPG光纖激光技術有限公司李延民博士做特邀報告
圖12、通快激光技術有限公司宋志建博士做報告
圖13、半導體泵浦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康治軍博士作報告
圖14、北京準分子激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周翊研究員作報告
圖15、國科世紀激光技術有限公司齊月靜副研究員作報告
圖16、許多與會聽眾為獲得最佳收視效果站立著聽取專家報告
圖17、與會專家用手機拍照大會交流的PPT報告
圖18、第11屆北京激光技術前沿論壇會場場景一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