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品銷量下降 近年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跨國并購不斷,中聯重科收購意大利CIFA,柳工收購波蘭HSW,三一收購德國普茨邁斯特,徐工收購施耐英等一系列并購的完成,借助國際領先技術,中聯研制出了超過100米的碳纖維臂架泵車,柳工對推土機板塊的產品線進行了補充,并與三一強強聯姻生產出C8混凝土泵車。這些新品的開發大大縮短了我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距離,尤其在混凝土泵車領域,中國產品完全可以代表世界行業的發展水平。 根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工程機械產品中,超過一億美元的商品21種,21種商品的出口總額達到61.35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84.15%。 這21種產品除挖泥船外大部分出現銷量提升,價格下滑的局面。而前鏟裝載機,其他履帶式推土機,其他筑路機及平地機和其他機動壓路四種產品的出口量和出口平均單價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浮。尤其是前鏟裝載機在1~6月共計出口8.36億美元,位居整個工程機械行業出口最大量。但該機的銷量和平均出口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分別下降了18.46%和16.65%,同樣位于行業下浮的前列。這說明我國工程機械傳統出口量較大的設備,各個制造廠家還在持續進行低價銷售,加之人民幣升值的壓力,對這些出口優勢產品將造成很大的影響,最終造成“規模增大,效益下降”。 相對卡特彼勒、小松等國際工程機械制造商,我國在國際市場最缺乏的是對品牌有忠誠度的客戶群體,我國工程機械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在行業里涌現出了徐工、中聯、三一、山推、柳工等知名品牌。近年來,雖然各個廠家的產品在部分區域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相對于一些國際頂級品牌,在專業客戶的忠誠度培養上我們還有比較長的路要走。 此外,我國工程機械的出口經過多年的發展,貿易形式一直是“一般貿易”占據主導地位,同行業廠家一些產品“雷同”度比較高,技術含量不高,曾以低價格涌入部分市場,對當地傳統產業造成了沖擊,這樣就引起一些國家利用增加認證要求、提高技術堡壘、調節關稅等手段限制我國產品的進口。 建設國際服務網絡平臺 總結近十年工程機械行業出口的特點,由最早的央企帶出去,到通過各種展會,外商到中國找產品和廠家,到企業走出去推銷和找當地代理商,直到近年來有實力的廠家真正走出去建立自己的直銷機構進行本地化銷售。對比國際知名工程機械廠家的全球布局,中國部分企業存在的產品售后服務問題(包含零部件的供應,技術培訓和維修培訓)也需要引起重視。這點在市場的高速增長期不是很明顯,隨著國際市場需求的減弱,問題全面暴露,也將對出口產生影響。 與此同時,我國工程機械產品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種類和技術性能有了很大提升,尤其近年來結構件的制造和加工得到國際同行業的認可,部分外資企業在中國生產的產品結構件全部都是由國內配套廠家生產。綜上所述,建議國家做好整體布局,鼓勵在現有規模下調整產品結構,各個企業也應做到核心產品領先,兼顧線上產品,逐步推行工程機械產品出口企業準入機制,從而提升“中國制造”的國際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