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議一:制度升級 工業的競爭力體現在性價比占,性能即產品給客戶帶來的滿足程度,考量的是企業的創新能力。價格是客戶的購買力,考量的是企業的制造成本與管理成本。過去30年,我們更多體現在制造成本上,未來提升產業競爭力需要提升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以及提高產品性能的競爭能力。 制度是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制度升級是我國制造業升級的關鍵。需要減少國家干預,特別是減少對大企業資源的傾斜,降低國有企業規模擴張的動力。勞動力、原材料等制造成本是一個國家的自然稟賦,管理效率和創新機制需要更科學的制度安排。改革“國有資本主義”,減少企業間要素差異化與過度流動。 瓶頸二:中國成本優勢正在消失 近15年來,中國單個勞動力成本從15年前相當于美國3%到現在的17%(如果加上勞動法要求的保險成本可能更高),人民幣升值33%,土地成本升值超過10倍,環境的寬容度越來越小,環境成本大幅上升,中國工業的成本優勢正在消失,過去模仿型發展模式遭遇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