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應該注意到,目前汽車發展的環境不好。汽車快速發展引發的交通、能源、環境、交通事故、限行限購等問題不斷出現。限行限購也是地方政府的無奈之舉,因為汽車是PM2.5的重要來源。汽車向大尺寸、大排量方向發展,與發展小排量車的方向不符。把1.6升排量轎車的油耗從6.3升降低到5.9升,進入公告的只有31款車,而自主品牌只有5款,僅有比亞迪生產了100多輛車,其它自主品牌企業為零。”苗圩說。 苗圩再次重申了他此前關于汽車強國的三個評價標志:“掌握核心技術;具有一批國際競爭能力的企業和知名品牌;學會利用國內國際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定份額。” 對于汽車行業存在的爭論,苗圩也深有感觸,比如零部件的發展,國際上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經驗。“整車合資有股比限制,而零部件是放開的。在這個問題上,有人建議合資到期就停止,還有人建議放開股比,這些都需要深入討論。”苗圩說。 對于今后汽車工業的發展,苗圩也提出了建議:大力加強自主創新,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創新。“在國有企業負責人的考核上,要寬容失敗,創新是允許不成功的,要允許他們去探索。”苗圩指出。 大企業要加強競爭合作,成立聯盟,解決行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加快各種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在公交車上優先使用新能源車。“要杜絕‘惟新能源汽車’的錯誤觀念,工信部一直主張兩條腿走路,節能和新能源汽車都要發展。”苗圩說,“要高度關注互聯網對于汽車行業帶來的革命,互聯網技術發展還沒到頭,而且中國互聯網公司在國際競爭中不輸給別人。” “要把走出去作為戰略來抓,現在汽車企業的出口還是隨機性出口。要提高引進外資的水平,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要在標準上與其他國家多探討。”苗圩最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