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行業盈利能力出現明顯分化 總體上看,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的行業分布發生了較大變化。 總體上看,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的行業分布發生了較大變化:采礦與原油生產業由17家增加到25家,新增8家企業全部來自中國內地;人壽與健康保險 (互助)由0增加為7家企業;電子電氣設備企業由14家增加到16家;公用設施企業由22家減少到18家;人壽與健康保險(股份)由27家減少到23家;計算機與辦公設備由12家減少到9家。 行業收入利潤率最高的是計算機軟件行業,其收入利潤為24.32%。在全部52個行業中,有9個行業的收入利潤率超過了10%,從高到低分別是:計算機軟件、煙草、制藥、飲料、家居與個人用品、信息技術服務、油氣設備與服務、半導體與電子元件、銀行(商業儲蓄)。上述行業中,制藥、計算機軟件、信息技術服務、半導體與電子元件都具有典型的高新技術特征。 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公司中利潤率超過20%的27家企業中,銀行占13家,信息技術類企業有5家;但由于受到歐洲銀行業利潤大幅下滑影響,商業儲蓄銀行整體收入利潤率為10.4%,在行業排名中僅居第9位。 多元化金融、船務與公用設施3個行業利潤快速增長。多元化金融行業在企業數量沒有變化的基礎上,營業收入比去年小幅下降3.29%,但盈利實現高速增長,由上年虧損21.4億美元,快速上升至盈利479.3億美元。船務類企業由3家減少至2家,營業收入減少了21.53%,但凈利潤快速增長了166.72%。公用設施行業在減少了4家企業的基礎上,營業收入減少了6.91%,凈利潤增長了142.87%。 與宏觀經濟密切相關、具有典型周期性的行業,如郵件、包裹及貨物包裝運輸、金屬產品、航空3個行業凈利潤快速下滑。金屬產品企業由18家減為17家,營業收入減少8.06%,但凈利潤快速由上年的盈利107.6億美元轉為虧損98億美元。郵件、包裹及貨物包裝運輸業企業數量與上年持平,營業收入增長3.42%,凈利潤卻從盈利67.3億美元轉而虧損49.1億美元。航空業企業數量同樣與去年持平,營業收入微增0.13%,虧損額則由上年的虧損6.7億美元快速擴大至虧損30.6億美元。 四、中國企業成為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的重要力量 盡管中國內地企業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但已經成為世界企業 500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企業分別來自39個國家或地區,其中美國、中國、日本、法國、德國與英國依然位居前6位,排名與上年相比也沒有發生變化。美國有132家企業入圍,與去年持平;入圍企業在連續6年減少后,在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榜單中企穩。中國入圍企業快速增長到95家,其中內地入圍企業86家,中國臺灣6家,中國香港3家。與上年相比,中國內地新增16家企業進入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臺灣地區有2家公司換榜;中國新進榜單企業數量占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30家換榜企業的60%。無論是從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入圍企業總量,還是從新增企業占比看,中國企業都已經成為世界企業500強的重要新生力量。
中國內地上榜企業在2013年世界500強中占據重要地位。中國內地企業已經在營業收入、凈利潤、資產、股東權益的份額貢獻上占據二位,在雇員總數上占據第一位。從相對份額看,中國內地入榜企業數量占比與營業收入占比、凈利潤占比基本相當。中國內地企業以占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17.2%的企業數量,創造了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15.81%的營業收入,實現了2013年世界企業500強16.67%的凈利潤。這一數據表明,盡管中國內地企業的營業收入與凈利潤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但已經成為世界企業500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