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能成套生產大型露天礦山設備的國家之一。年產千萬噸及以上綜采成套設備、智能化綜采設備等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基本實現國產化。 近年來,我國煤礦重大裝備制造國產化水平顯著提高。現在,年產千萬噸及以上綜采成套設備、智能化綜采設備、年產2000萬噸及以上大型露天礦成套設備等核心技術和關鍵部件基本實現國產化。 發展歷程 30年來,隨著重大裝備工作的不斷開展,我國煤礦重大裝備制造國產化水平顯著提高。“七五”、“八五”期間我國大力研制先進礦山設備,露天礦重點開發單斗電鏟加汽車運輸工藝的千萬噸級露天礦成套設備。20世紀90年代末期,已能提供總體水平相當于國際80年代水平的2000萬噸露天礦設備。進入21世紀以來,礦山裝備繼續提高,2008年,太原重機廠研制完成55立方米礦用挖掘機系列,湘潭電機廠研制完成220噸電動輪礦用自卸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少數能成套生產大型露天礦山設備的國家之一。 進入21世紀后,我國相繼研制成功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220噸、300噸、363噸等系列交流傳動電動輪自卸車和斗容分別為55立方米、75立方米的礦用挖掘機,標志著我國大型露天礦單斗—汽車成套設備產品實現了從“跟隨”到“引領”質的飛躍。 我國自建國以來,井工開采采煤工藝的發展歷經爆破采煤工藝(簡稱炮采)、普通機械化采煤工藝(簡稱普采)、綜合機械化采煤工藝(簡稱綜采)等階段。 回顧綜采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自上世紀7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以引進、消化、吸收國外綜采技術為主。1970年1月28日,我國引進的第一套全工作面綜采設備在大同煤峪口礦8710工作面開始工業性試驗。 第二階段自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至2003年前后,是中低端自主發展與高端引進的時期。
第三階段自2003年前后至今,是高端綜采裝備國產化和自主創新階段。國家在此階段對煤炭開采裝備技術的發展給予了很大支持,陸續組織開展了一系列技術攻關,取得了“年產600萬噸綜采成套裝備技術”、“大傾角煤層綜采綜放成套裝備關鍵技術”等一大批重大技術成果,支撐了煤炭工業的技術進步和快速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