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已經存在的現象司空見慣,必須追根溯源,多問一個為什么。”這是一拖福萊格車身公司機加車間副主任祁鵬飛工作的原則。他堅持以“現實、現場、現物”為切入點,將生產現場作為自己的主要工作場所。正是這樣的自我要求,讓祁鵬飛創造了同齡人中的“兩最”——職業經歷最豐富、進步最快。 祁鵬飛擔任內飾車間見習主任時,發現班產效率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就向車間主任提出諸多改進建議,采納實施后,使班產量從20臺提升到140臺。到沖壓一車間后,他發現車間設備新度系數低,就組織排查,對重點模具進行針對性管理,并引導員工制作輔具50多個,要求員工使用輔具,避免發生事故。針對現場員工缺乏設備及模具知識,他將設備保養內容在設備上進行標識,做到明示化點檢,預防工裝、設備事故的發生。2012年沖壓一車間未發生一起質量、模具、設備、人身事故。 祁鵬飛在班組建立了班組質量問題記錄糾錯本和產品質量檔案,對重復出現的問題運用8D方法制訂整改措施。他還利用標桿管理方法,通過設立紅旗班組,讓車間更多的“金點子”得以發光。2012年,在祁鵬飛的帶領下,車間完成“雙創”項目131項,提升了車間整體管理水平,在福萊格車身公司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