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民企,分為兩類。一類是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洗禮,已經成長壯大的企業,比如阿里、萬通、萬科——還包括很多規模沒有他們大,但是已經走上規范化運作的企業,應該說不勝枚舉。另一類,是在這些年的發展中,一直在做,但是始終沒有規范管理起來,沒有走上現代企業管理體制的小作坊類的企業。雖然叫著集團公司,但是有名無實,沒有系統的管控體系,沒有一套游戲規則,內部混亂無序,投資有方無略,讓老板們十分膠著和痛苦的企業。 那今天我們就說說什么樣的老板最痛苦這個話題。 這個話題來源于一個我操盤的咨詢項目,給我內心很深的感悟。主要原因是這個企業的老板。他的企業已經做了12年,但是一片混亂,亂得沒有層級,亂沒有秩序,所以的人眼中只有老板,其他的經理層虛作一片。細細梳理,亂的根子在他的身上。 所以的員工都告訴我們說,只要你讓我們老板改變了,我們的事情都好說。也就是說,想止之于亂,要終止老板才是。雖然他很想做大,在現有的基礎上想做農業,想做城鎮化地產,但是他不愿意改變自已,不愿意改變自已做事的理念和方式,這就讓一個人很痛苦了,前進,意味著放棄自已所過去和擁有的現在。保持現狀,意味著自已會呆在舒適區,但是實現不了愿望。就像一個肥女,想減肥,但是每天依然堅持暴食暴飲,不做運動,結果當然是永遠穿不上PRADA5號尺碼的衣服。 基于此,我寫了一個微博“一個不愿意改變自已的老板,盡量要克制自已的貪婪之心,一旦做得越大,走得越快,會越危險,甚至死得越快。” 所以說,一個老板認識不到管理好自已是管理好公司的一個重要前提,那無論你引進多少優秀的職業經理人,引進多么牛的咨詢公司,制定多么完善的制度和流程,都與事無補。因為你不愿意改變自已,你會成為第一個破壞制度的人,在你隨意化的決策中,所有的員工都會隨著你做著隨意化的執行。 我曾經看到馮侖寫他自已的發家歷史,說到萬通在成立后就開始做培訓,做青年干部的培訓,堅持了很多年,直到做到現在,說明什么?說明他是一個愛學習,愿意改變自已的人,也說明萬通這家企業是一個學習力很強,始終不斷進步的企業。在改變的過程中,有一點是很明確,就是改變其實是一個自已與自已爭斗和博弈的過程,也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想想王石去攀登珠峰,費了老大勁攻克英語去哈佛讀書,這些都是一個追求卓越的人在試圖不斷改變自已的心路歷程。 因此,如果你不想成為一個痛苦的老板,那可以拒絕這樣的改變。有時候我發現中國很多企業的老板,做夫妻店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在做夫妻店的過程中,他的管理才能、領導優勢可以發揮到極致,金錢、物質、財富往往可以隨之而來,也就是說,他會活得很舒服,錢接了,人也不太累,整個心靈狀態和生活品質都很舒服,這樣的人生其實很幸福。 如果選擇做一個正規化的公司,則要改變這種狀態,那就意味著管理團隊的擴大,事業區域的擴大,商業模式的不斷優化,最重要的是對人的管理和把握能力要足夠強大。在這種的壓力下,試問,如果沒有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那請謹慎前行,否則你會成為一個痛苦的老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