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外資零部件公司將實施從占領中國市場到價值鏈全球重整的戰略轉型 外資汽車零部件公司除了在中國市場上不斷攫取份額之外,隨著在中國落地時間增加,利用中國的要素優勢而進行中國因素的全球再定位的戰略轉型將是未來十年又一個明顯的大趨勢。 當然不同公司的中國戰略會有所差異,蓋世汽車網根據與近30家主流的跨國公司的訪談和調研,總結出跨國公司中國戰略走向的六個可能的步驟,主要就他們在價值鏈的研發、采購、生產、銷售四個方面的變化進行分析。 1、針對中國市場,主攻銷售。這個階段對很多公司已是過去式,特別是配套市場,主要靠設立一個辦事處或貿易公司,進口在其它地方生產的產品或簡單組裝再銷售到中國的配套市場,都已不是主流的方式。但進入中國售后市場的部分品牌有可能還會用這種策略; 2、在中國生產,本地化采購,銷售到中國市場為主。這是現在大多數公司目前的主要策略。其中本地化采購的比例要看其產品的復雜性和技術含量,不排除有些產品的零部件還需要大量進口; 3、在中國生產,大量本地化采購,同時,采購在中國有穩定供應商的產品,銷售到其它生產基地;也就是幫助其母公司實施全球采購戰略;進展到這個階段的供應商數量也在明顯增加; 4、在中國生產,大量本地化采購,產品不但搶占中國市場,也銷售到其它市場。中國逐步成為其全球生產基地之一,是其全球生產體系分工中的一員,負責生產某幾類在中國生產有優勢或物流上適合的產品,全球供貨;采取這個步驟的公司還不多,但據調查已有80%的跨國公司有這種戰略意圖; 5、除了中國生產、采購外,開始設立研發機構,為適應主機廠或直接客戶產品的中國本地化開發要求;也有開拓非其本供應體系外的客戶的原因而加大研發的投入力度的(見本報告第三部分)。但這些開發主要還是與在中國生產的產品進行匹配的應用性開發;步入這個階段的公司越來越多,未來五年將明顯增加。 6、隨著中國的開發人才增加,其開發體系也日益完善,特別是如果該公司將中國作為全球生產基地之一時,跨國公司將會進一步加大對研發的投入,將中國的研發中心建立成其全球多極研發中心之一,成為其全球開發體系的一部分。這種情況將會在更長時期后才會成為主流。但跨國公司的戰略日程上已有這種準備。 總之,未來五到十年,跨國汽車零部件公司將在生產、采購、研發等價值鏈的各環節進行重新調整,使得中國不但成為其重要的市場,還成為其獲得全球競爭優勢的重要因素。這也會給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帶來新的機會和活力。 八、本土主流零部件公司普遍需轉型,十年內或有國際級供應商雛形出現 與這個標題可能形成的樂觀相反,我們調研發現,中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商十年內產生國際級零部件供應商的可能性并不樂觀。因此,我們只能表達十年內可能會看到一些企業初具國際供應商雛形這一謹慎樂觀。 主要原因比較簡單,就是現在的競爭環境很不利于中國本土的零部件在配套市場處于有利地位。我們來簡單描繪一下一個國際級供應商的大概特點: 1)主要市場以一級配套為主,也有售后市場的產品; 2)有豐富的產品組合,客戶相對也比較多元化; 3)其產品在某些領域擁有全球領先的開發技術; 4)有相當的企業規模; 5)國際化程度高,一般在全球有銷售、生產、采購和開發機構; 6)常常有較穩定的本土主機廠商作為核心客戶,并通過與其合作帶來國際化機會、新技術開發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