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世界500強企業之一的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為第一拖拉機股份有限公司鍛造廠(簡稱一拖鍛造廠)頒發了2011年度“優秀供應商”牌證。此舉意味著一拖鍛造廠經過10年的努力,已躋身該企業世界范圍內的“優秀供應商”之列。 據了解,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土方工程、建筑和礦用機械生產商,也是全球柴油機、天然氣發動機以及工業用燃氣輪機的主要供應商。 一拖鍛造廠在與卡特彼勒公司合作中,不斷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管理方式,為卡特彼勒公司位于世界各地的分公司按時按量提供高質量的鏈輪、半軸、前軸臂等零件,用于挖掘機、平地機等機械的生產。一拖鍛造廠為卡特彼勒公司提供的產品從最初的1個品種上升到如今的62個品種,產值從140萬元升至5000余萬元。 當筆者來到一拖鍛造廠的冷加工廠房時,工人師傅們正在操作機器進行鏈輪的精加工工序,透過機器外的透明玻璃,筆者看到,鏈輪半成品在水柱中被一點一點地打磨成型。這些加工后的鏈輪成品將供應給卡特彼勒公司位于全球的分工廠。 一拖鍛造廠廠長王云飛介紹,該廠成長為卡特彼勒公司的優秀供應商,看似一次華麗的轉身卻歷經了數次艱難的蛻變,其中三次重要轉變為其成為卡特彼勒公司優秀供應商奠定了基石。 一拖鍛造廠的第一次重要轉變是在20世紀90年代末期,該廠從最初的單一對一拖內部的農用機械提供鍛件轉為面向市場汽車行業提供鍛件。這次轉變是該廠日后走向國際、成為世界知名企業優秀供貨商邁出的重要一步。由于汽車行業發展迅速,一拖鍛造廠通過不斷地改造技術、提高管理等方式,使所生產的鍛件完全符合行業標準。 隨著競爭力的提升,一拖鍛造廠開始把目光延伸至國際市場,從而迎來了第二次轉變。 2002年,鍛造廠首次與美國卡特彼勒公司接觸、洽談,成為該公司的二級供應商。作為二級供應商,一拖鍛造廠僅生產鍛件的毛坯產品,提供給中間廠商,再由中間廠商精加工之后提供給卡特彼勒公司。 盡管只是鍛件毛坯生產,卡特彼勒公司的要求也十分“苛刻”。一拖鍛造廠為卡特彼勒開發的第一種鍛件產品是卡特彼勒徐州工廠所需的一種外形不規整的挖掘機驅動鏈輪,該鏈輪為環形,直徑較大,對齒形、齒廓的要求較高,鍛造廠的技術人員經過多次調試仍達不到要求。面對“出師不利”的困境,一拖鍛造廠并未退卻,堅持技術攻關、改進,最終成功研發出8E系列鏈輪,達到了卡特彼勒公司的要求,當年的產值就達到140萬元。 一系列的成功并未停下一拖鍛造廠發展的步伐,該廠不滿足于僅從事毛坯生產,而是向技術含量高的產品精加工的方向發展,進而迎來了企業的第三次重要轉變。 2007年,一拖鍛造廠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被卡特彼勒公司晉升為一級供應商,由生產毛坯延伸至產品精加工。當時的精加工對于原本只專注于鍛件生產的一拖鍛造廠來說可謂是一個全新領域,更是一個挑戰。 卡特彼勒公司作為世界500強企業,對產品的質量及其管理體系要求非常嚴格,對供應商提供產品的交付及時率、生產件按時完成率、PPM值(每百萬分之不合格品數)等8項指標均有明確規定,產品既不能提前交付也不能延遲交付。不僅如此,該公司還十分注重產品細節的完美,特別是對零件標識和表面光潔度等要求很高。 為了達到卡特彼勒公司要求,一拖鍛造廠從技術和管理上下大功夫,相繼研發出鏈輪一次成型的抱切技術及感應加熱的熱處理工藝,在生產的每一道程序實現百分之百檢驗,并在所供應的每一個零件上都印有清晰的卡特彼勒、一拖鍛造和零件號的標識。 作為一級供應商,一拖鍛造憑借高質量的產品及不斷提升的生產技術,所生產的零件不僅銷往卡特彼勒公司的徐州、蘇州等國內工廠,還出口到日本、巴西、印尼、美國、印度等地的卡特工廠。 2011年4月,一拖鍛造廠與卡特彼勒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卡特彼勒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工廠接連派員到一拖鍛造廠考察洽談,一拖鍛造廠也隨之成為卡特彼勒公司全球4家鏈輪供應商中的第一供應商。 三次重要的轉變最終換來破繭成蝶的機會,由于產品質量穩定、技術創新能力強,2012年5月30日,一拖鍛造廠正式成為卡特公司的優秀供應商。 一拖鍛造廠一步步發展,最終成為卡特彼勒公司的優秀供應商,不僅改變了以往卡特公司的徐州、蘇州等國內分工廠從國外進口零件的局面,還成功的實現了卡特彼勒關鍵零部件的國產化、變進口為出口,產品不僅供應國內,還將大量的零件出口到日本、印尼等國家的卡特彼勒工廠。 成為卡特彼勒優秀供應商后,國際知名企業的示范帶動效果也日漸明顯,一拖鍛造廠被越來越多的世界500強企業所認知、認可,沃爾沃等其他世界知名企業紛紛慕名前來考察、洽談、合作,不僅有助于提升企業所在地鍛造行業的整體水平,還對當地的經濟發展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