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資力度 1、2006年技改投入500余萬元,引進臺灣多工位特殊零件成型機2臺、500噸機械金屬成型機1臺及配套設施;在公司原有的冷擠壓產品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冷擠壓產品的精度,為三維冷擠壓研發中心的技術多元化發展研究奠定有力的基礎。 2、2007年公司領導繼續加大技改投入,設備投入1000余萬元,引進400噸-800噸液壓金屬成型機14臺套;在配套磷皂化生產線改造、物流周轉標識改造、模架技術改造等先后投入260余萬元;為冷擠壓生產的批量產業化、再次擴大生產規模奠定有力的基石。 3、2008年公司將在2007年的基礎上,繼續多工位特殊零件成型機的引進、在新開發的產品的產業化、批量化上進行操作系統、模具制備系統、新技術推廣等方面進行1000余萬元的投入,在專業技術引進開發、冷擠壓產品的系列化、批量化上進行大的突破。 4、2009年,使企業擁有一流的技術、一流的設備、一流的產品、一流的品牌,各項技術指標領先于國內外水平,產品質量優于國外產品。 二、研發項目 1、海鹽三維冷擠壓研發中心建設 公司非常重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將人才資源作為公司發展的第一資源,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才為重”的經營策略。在技術中心隊伍建設中,一直采取引進來、送出去、外聘用的形式培養和吸收人才,確保科技人員占企業職工的25%以上。2006年,公司繼續完善開發機構,充實研發隊伍,加強技術開發力量,根據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對技術中心人員制訂了一套完整的培訓計劃,包括專業知識培訓、技能培訓、企業管理培訓等;同時派遣科技人員積極參加各種技術交流活動,提高技術骨干的業務水平。近期,TS16949的認證又將擺在公司的議事日程上,將此作為公司質量管理的新的契機,使冷擠壓產品的質量管理和控制躍上一個新的臺階。 劉生良,現任公司總經理、工程師,又是技術中心的組織者和負責人,對中心的工作進行綜合協調,確定方案、總體設計、制定政策。他不僅有豐富的指揮、組織協調能力,并且了解市場行情和發展趨勢,對本企業的產品不斷提出新要求,領導和組織實施產品的技術開發,使企業年年開發新品種,年年增產增效,在同行中享有較高的聲譽。 近年來,由于中心研究內容的增多,所需的研制費用也逐年增加。技術開發經費的獲得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渠道:(1)按銷售收入的2.0%提取用于技術開發費用,累計提取的費用達130萬元;(2)公司將省、市、縣所給予的政策性補助資金大部分用于技術開發,兩年來累計30萬元;(3)根據研制開發工作的實際需要,經公司董事會研究同意,近年另行撥款150萬元。因此,近兩年共提取的中心建設經費為310萬元,主要用于開發和檢測儀器的添置、技術合作、新產品的調研,為技術開發提供了可靠的物質保證,營造重視科技創新工作的良好氛圍。 2、新的項目攻關 中心現在除了每年為公司開發2-3個新的冷擠壓產品項目外,現已在304、1Cr18Ni9Ti不銹鋼、GCr15軸承鋼的新的材料領域里進行新的產品的工藝技術的探索和研制,目前,已經研發試制出試驗室樣品,在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就產業化的運作正在進行深層次的探討,為特殊材料冷擠壓產品批量投放市場做好基礎性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