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整中卡增長快
2007年前10個月,中卡生產完整型車輛107012輛,同比增長-0.12%;生產非完整型車輛91268輛,同比增長66.4%。銷售完整型車輛108856輛,同比增長0.17%;銷售非完整型車輛88598輛,同比增長71%。完整型車輛+非完整型車輛合計生產198280輛,同比增長22.1%;完整型車輛+非完整型車輛合計銷售197454輛,同比增長22.9%。由于專用車和改裝車快速發展,使非完整型車輛產銷量出現大幅度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起步于中型載貨汽車,以解放和東風為代表的民族品牌至今依然領軍中國商用車市場。半個多世紀來,一汽和東風的發展壯大,主要得益于中卡為其創造的物質、資本、市場和技術基礎。中卡一直是中國載貨車市場的主流車型之一,國產中重卡、輕卡的發展也得益于中卡成熟的制造工藝和設計理念。
■統計疏漏導致結論偏差
經對1990年至2003年全國中卡市場走勢進行綜合分析,筆者發現,主流中卡企業的中卡產品市場份額逐步萎縮,這是事實,但如果加上不在統計之列的準中卡,則中卡的市場份額卻是在逐漸擴大,其市場走勢與汽車的整體增長率相差無已。
得出這一結論的理由一是貨運市場上“套牌”產品中有相當一部分是中卡;二是輕型車廠家為達到超載目的有大量升了級的產品;三是一些重型載貨車廠家向中型、輕型載貨車延長產品線;四是不少低速載貨車生產企業生產相當于中卡噸位的車型;五是一部分改裝廠、專用車廠使用中卡底盤(二類、三類底盤)進行改裝生產。以上這些產品實際上都是中卡,但這些中卡卻沒有進入汽車行業的統計表。
據筆者粗略計算,自1997年以來,起碼有1/3以上超載大輕卡和超載低速載貨車的產銷量應該劃入中卡統計。如果將這些準中卡加起來,那么中卡的年產銷量及市場份額可能要翻番。筆者推斷,自1994年至2007年近13年時間內,中卡年增長率隨著全國汽車整體增長略有上升,絕非快速滑落態勢。呈現漸進式下滑的僅是主流汽車集團的中卡,但其滑落的那部分已被中重型載貨車替代。
近幾年來,中卡市場主要有以下特點:上世紀90年代初期產銷量與國內經濟增長同步波動。1997年以后,中卡產銷量呈窄幅波動態勢,但仍維持在年15萬輛上下徘徊。2000年至今,中卡產銷量上升至20萬輛以上,故武斷認定中卡市場趨于快速下挫與萎縮,似有些為時過早。在1997年至今這10年中,不斷有新企業進入輕卡領域,不斷有新車型推出,這說明中卡市場還有很大拓展空間。
前幾年,由于使用稅費不合理,導致中卡用戶為降低成本而大量超載。實際上是部分用戶將中卡作為中重型車使用,這不僅保證了中卡市場需求相對穩定,而且給新進入企業提供了增長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