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一直是世界機床技術先進、機床工業發達的國家。其機床生產比美國晚50年,但由于人員素質高,熟悉加工工藝、深入機床試驗以及勇于創新,其機床技術先后超過法國、英國,又趕上了美國,并于1969年實現了機床出口額居世界第一。1976年,德國的機床產值又超過美國,躍居世界首位。德國目前人口為8300萬人,機床工業從業人員約7萬,有300家企業。2000年機床產值73.3億美元,出口額38.9億美元,均居世界第二位。 德國政府一貫重視機床工業的戰略性地位 德國政府重視發展工業,而發展工業需要裝備,因此特別重視機床工業的發展,認為機床工業是整個機器制造業中最重要、最活躍、最具創造力的部門。在19世紀開始修建鐵路時,法國政府的政策是買機床,而德國政府的政策是自己造機床。他們學習當時英、美的先進機床技術,并在世界上首先建立機床試驗室,不斷進行對比試驗,加以改進。他們還派技術人員、工人出國學習。因此,其機床生產和機床制造技術進步很快。為發展采礦、動力、船舶工業,德國還逐步建立了一些重型機床廠,成為重型機床的生產基地。世界上許多最大的重型機床,如加工工件直徑為6米的車床、12米的滾齒機、工作臺5×29米的龍門機床、加工直徑為25米的立式車床等,都是德國制造的。由于質量好、精度高、價格適中,致使德國生產的重型機床、大型精密機床及許多NC重型機床(如導軌磨床等)在國際上很有市場。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德國政府竭力加強機床工業的發展,如訂立機床精度標準,更新產品結構,將傳統技術與現代電子相結合,發展各種NC機床,搶回喪失的世界市場。 堅持以人為本,本固葉茂 德國堅持以人為本,重視提高人員素質,培養各方面的人才,特別著重于培養熟練的技術工人。在企業中,新工人必須經嚴格培訓,合格后才能上崗。堅持師徒相傳,傳授技藝。德國在發展工業自動化生產中,堅持強調“人”的作用,認為即使是計算機控制,管理整個生產過程、真正發揮創造性、起決定作用的仍然是高素質的“人”。德國對機床設計、制造、使用技術精益求精,重視商業道德,處處為用戶著想,設計出最佳機床,滿足用戶多方面的要求。 主機設計精湛,與主機配套的基礎零部件、刀具、NC系統先進 德國的鑄鍛件精度高、質量好,金屬切削機床與成形機床之比為2:1。在金屬切削機床擁有量和產量中,粗加工機床少,精加工磨床多。他們特別重視刀具、砂輪的先進性、高質量使機床能充分發揮性能和效率。在主機設計上,技術精湛、結構變化較多,各類機床自成完整系列,金屬切削機床和成形機床的品種在4000種以上,特別是各種齒輪機床、刀具磨床品種更為齊全。 德國生產的、與主機配套的基礎零部件、刀具、NC系統先進,并有多家名牌企業和產品。如生產液壓件的Rexroth公司,品種、系列、規格齊全,80年代后期,我國多個廠家引進了該公司的產品并進行合作生產。Heidenhain生產的光柵尺、編碼器、NC系統,其產品遠銷國外,目前美國、日本、瑞士、中國等許多閉環高精度NC均采用該公司生產的光柵。此外,Walter公司的刀具、Junker公司的刀具刃磨機床也均為世界聞名的產品。 深入系統科研,勇于開拓創新 德國高度重視機床系統的工藝、結構、零件、基礎理論與應用技術的研究,與美國相比,德國更偏重于高、精、尖,與日本相比,偏重于應用技術。1907年,德國Zoewe公司創建了世界首家機床試驗室,進行機床結構優缺點對比試驗。其后,慕尼黑大學、斯圖加特大學、漢諾威大學等均先后成立機床試驗室,圍繞機床生產和發展趨勢進行課題研究,如激光發振器、激光機床、直線電機、直線電機機床及各種先進的高精、高效、高自動化機床等,并研究柔性生產、模塊化設計,采用新技術,以降低成本,提高設備效率、開動率,提高機床可靠性及產品質量。 德國的科研機構、企業,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20世紀70年代,阿亨工大開發出了強力磨削機床,將加工效率提高了十幾倍甚至幾十位。之后又研制出了雙主軸“全部加工”車床、倒立式車床,開發出了涂層刀具、CBN砂輪,使切削、磨削效率成倍提高,Walter公司開發出多種加工復雜刀具的先進NC工具磨床,極大地提高了不同復雜程度、不同批量的零件的加工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