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國家發改委會同有關部門制定的《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首次明確提出了我國“十一五”期間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詳細目標,充分顯示了中央政府淘汰“兩高”(高耗能、高污染)行業落后產能的決心。 去年,全國沒有實現年初確定的節能降耗和污染減排的目標,加大了“十一五”后四年節能減排工作的難度。而更為嚴峻的是,今年一季度,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污染行業增長過快,占全國工業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電力、鋼鐵、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行業增長20.6%,同比加快6.6個百分點。 為此,《方案》提出,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過快增長,并加快“兩高”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國家將加大淘汰電力、鋼鐵、建材、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焦炭、煤炭、平板玻璃等行業落后產能的力度,由此在“十一五”期間實現節能1.18億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硫240萬噸;今年實現節能3150萬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硫40萬噸。同時,將加大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等行業落后生產能力淘汰力度,由此在“十一五”期間實現減排化學需氧量(COD)138萬噸,今年實現減排化學需氧量62萬噸。 《方案》要求,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要制訂淘汰落后產能分地區、分年度的具體工作方案,并認真組織實施。對不按期淘汰的企業,要依法予以關停,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和排污許可證并予以公布,電力供應企業依法停止供電。對沒有完成淘汰落后產能任務的地區,嚴格控制國家安排投資的項目,實行項目“區域限批”。國務院有關部門每年向社會公告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名單和各地執行情況。 分析人士指出,從3月份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鋼鐵、電力產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到4月27日專門召開“全國節能減排電視電話會議”,再到有關部委接連下發文件要求遏制“兩高”行業產能擴張,這一系列措施,充分顯示出中央政府淘汰落后產能以促進節能減排的決心,也預示著落后產能屢屢死灰復燃的現象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以落后產能屢禁不止的鋼鐵產業為例,4月27日,國務院專門召開鋼鐵工業關停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國家發改委還與北京等首批10個主要鋼鐵生產省(區、市)人民政府簽訂《關停和淘汰落后鋼鐵生產能力責任書》,并將組成工作組對各地區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此次淘汰落后產能的執行力度較大,地方政府將迫于壓力放棄為當地財政重要收入來源的落后產能提供庇護,從而將使淘汰行動取得實質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