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業正在邁上一個新臺階,從生產技術落后的勞動密集型商品轉向了更加先進,利潤也更高的產品。希望從中受益的投資者應對中國蓬勃發展的汽車零部件行業多加關注。 分析師表示,受原材料價格趨穩、國內轎車需求增加、以及中國企業成為全球汽車巨頭供應商帶來的出口高速增長等因素的推動,中國零部件制造商類股有望大幅上揚。 建華證券(SinoPac Securities)駐上海分析師洪天豐(Sky Hong)說,總體而言,該行業的前景非常看好。去年,中國轎車銷售量較2005年增長35%,而汽車零部件出口額的增幅也達到了這個百分比。 關注零配件類股的另一個原因是:十幾家生產汽車零配件的中國公司在海外市場交易,因此海外投資者相對容易買到這類股票。這些上市公司從事的業務也很廣泛,涵蓋不同產品和目標市場。 中國的零配件公司可以生產諸如制動瓦、風擋和輪胎等各種產品,外包趨勢的升溫顯然讓它們受益匪淺。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福特汽車(Ford Motor)等跨國巨頭都在越來越多地采購中國產零配件,以滿足其全球業務的需求。 福特汽車總部負責采購的高級管理人員戴夫?威爾利基(Dave Velliky)說,在過去5年里,我們看到中國零部件制造商的產品質量不斷提高。他表示,福特汽車的中國供應商并不遜色于全球其他地區的任何供應商。 在某種程度上說,中國企業生產能力的提高來自于同福特汽車等跨國巨頭的密切合作,它們的工程師和專家幫助中國企業改進生產和設計,并實行了更加嚴格的技術標準。 當然,并不是所有制造商都具有國際競爭力。Polaris Capital駐香港分析師Adrian Fung說,中國企業仍比國際水平落后幾年,在氣囊和安全設備等零部件方面,一些轎車巨頭仍對質量持懷疑態度。 中國和其它國家零部件制造商面臨的另一個潛在風險是鋼鐵或其他主要原材料成本出乎預料地回升。但就目前而言,多數分析師認為這種負面影響有限。 上海申銀萬國證券研究所有限公司(Shanghai Shenyin Wanguo Research & Consulting Co.)分析師姜雪晴稱,總體情況非常好,全球汽車零部件業的制造中心正在向中國轉移。 建華證券的洪天豐說,他看好向大型汽車廠家供應零部件的公司、在高度零散的行業中的領先制造商,以及同中國業務迅速擴張的日本轎車廠家進行合作的企業。 他的首選是敏實集團(Minth Group)。該公司在香港上市,生產包括汽車內外飾和構件在內的各種零部件。敏實集團的客戶包括通用汽車、福特汽車、豐田汽車(Toyota Motor)、大眾汽車(Volkswagen)和現代汽車(Hyundai Motor)。 敏實集團1997年在上海以南的寧波市成立,公司正在努力擴大對在華跨國企業的供應,增加向全球各地的組裝廠出口零部件。 花旗集團(Citigroup)駐香港行業分析師張文龍(Charles Cheung)說,敏實集團也在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更加復雜的新部件。他對該股的評級為買進,12個月目標價位是11.75港元(合1.50美元)。周三,敏實集團收于9.65港元。香港交易所周四休市。 張文龍在5月18日的研究報告中稱,他預計敏實集團的毛利潤率至少到2009年都將達到或超過40%的水平,這主要得益于較低的勞動力成本和內部研發能力。 敏實集團主席秦榮華曾在臺灣汽車業工作多年,與日本汽車廠家建立了密切的聯系。他的日語相當流利,有助于敏實集團擴大與日本企業的合作。 張文龍還看好信義玻璃控股有限公司(Xinyi Glass),在香港上市的這家公司主要生產汽車風擋、其他汽車玻璃以及建筑用玻璃產品。信義玻璃是中國最大的汽車玻璃出口商,在全球玻璃零部件市場的占有率約為11%。它還是中國制造商的主要原設備供應商。 張文龍在研究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該公司在對物美價廉的汽車玻璃需求不斷增長的趨勢中受益最大。他對該股的評級為買進,12個月價格目標為8港元。信義玻璃周三收于6.20港元。 洪天豐還推薦北泰(Norstar),對其評級為強于大盤。去年,這家剎車系統配件制造商同美國零部件制造商德爾福公司(Delphi)簽署了技術轉讓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