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具規模的外資數控機床生產基地 2006年4月10~15日,小巨人數字化工廠二期工程竣工暨開業六周年慶典盛大舉行。作為MAZAK國際集團公司海外工廠之一,它的目標是成為中國數控機床的最大生產基地。 作為中國第一座智能網絡化機床制造工廠,于2000年開業的寧夏小巨人機床有限公司,為中國機床制造業的創新和發展豎立了一個樣板。2005年5月,已成為日本山崎馬扎克獨資公司的小巨人開始實施數字化工廠二期擴建工程,并在當年12月竣工,廠房擴大了1.2萬m2,比原來的面積增加了整整一倍,達到生產19個品種,月產100臺的生產能力。 在規模上,該工廠可謂創中國數控生產的新高,在數字化管理與智能化方面更是走在了行業的前面。通過硬件和軟件的全面增強和改良,工廠儼然成為最先進的數控機床生產展廳。 2.最具革命性的營銷服務模式 2006年4月26日,哈斯數控機床專賣店(Haas Factory Outlet, 簡稱“HFO”)相繼在上海、沈陽及廣州開業,首開中國機床行業革命性營銷模式之先河。 哈斯數控機床專賣店始建于20世紀90年代中期,是集展示、銷售、維修、服務于一體的營銷模式,其理念是為用戶提供一站式的標準化服務網絡,該專賣店在北美及歐洲市場一經推出,立刻受到用戶的歡迎和認可,在短短的10年時間里,遍布全球各地的專賣店已超過200家,逐步形成了網絡化的服務體系,成為哈斯公司快速發展的秘密武器。隨著哈斯數控機床專賣店在中國陸續落成,中國納入到了哈斯龐大的服務體系之中,這將進一步改善中國用戶的生產效率并大大提高競爭能力。 服務能力越來越成為各大機床廠商今后競爭的關鍵所在,誰能夠率先占領服務這個制高點,誰就能夠領先一步把握制勝的先機。哈斯數控機床專賣店,是我們所看到的最早在中國機床服務領域進行投資的企業。 3.對全球質量標準最堅定的鎮守 2006年5月9日,牧野機床中國生產基地落成,首期生產高精度高速電加工機床。隨著這個現代化廠房的落成投產,牧野在中國的直接投資已達到了2.5千萬美元。該基地的作用不僅是服務于中國市場,它擔負著供應全球的重任,真正成為了牧野全球戰略中關鍵的一環。 廠房占地66000平方米,首期建筑面積為15000平方米,其中生產廠房7000平方米,模具應用技術中心500平方米,汽車及精密加工技術中心700平方米,培訓教室和場地近500平方米,零配件倉庫近200平方米。基地集生產、研發、技術培訓、倉儲及零配件中心為一體,呈現出現代化、全面化的服務形象。 而最為關鍵的是,這個全封閉的廠房恒溫在±1℃,引進了牧野當前極為先進的制造設備,據廠家介紹為當今世界上僅有的幾臺同類母機設備中水平最高,在生產環節完全貫徹了牧野對精度、對質量的嚴格要求。這不僅僅是牧野對品質的追求,更對中國機床制造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4.大資本的大手筆 斗山集團是擁有110年歷史的韓國“老”企業,在韓國財經界排名第9位。引領韓國機械產業發展、推動斗山集團全球成長戰略的斗山INFRACORE,從1994年投資中國之后,在挖掘機、叉車、機床和柴油發動機等事業領域持續擴大投資,成為中國機械產業令人矚目的企業。 斗山INFRACORE于2006年9月28日注冊成立斗山(中國)投資有限公司,注冊資金3000萬美元,綜合管理斗山在中國的事業和投資。公司計劃在中國培育成包括從產品設計到生產、流通、銷售以及售后服務事業全過程的核心據點,大幅度投資于中國內的核心部品事業、中國型產品開發。 這一韓國工業大鱷的進軍態勢,讓競爭已然是如火如荼的機床市場更添加無窮的燃燒動力。于2010年在中國實現年銷售250多億元,這是斗山的目標,從其背后的資本力量,豐富經驗等綜合因素來看,斗山在中國機床行業的發展將勢如破竹。 5.最激動人心的極端制造 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為上海重型機器廠制造的世界最大的數控軋輥磨床MKA84250/15000-H已經于2006年10月正式簽約。數控軋輥磨床有效磨削工件長度為15000mm,最大磨削直徑2500mm,最大磨削工件重量為250t,無論是在可加工重量還是在機床規格上,它都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磨床,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工件重量的數控軋輥磨床。 極端制造、綠色制造、相互融合的高新技術和基于網絡的制造技術被人稱作目前世界制造領域科技發展的四大趨勢。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把極端制造技術利用在重型、特大型數控外圓軋輥磨床的開發制造上,使這種產品的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 此次承制超大型數控軋輥磨床,為上海機床廠有限公司更快提升產品等級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同時也為各類大重型數控機床盡快成為企業主流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 專家認為,極端制造技術是未來高技術更新換代和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國家高技術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這一趨勢將成為今后機床制造技術發展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