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6年的新年伊始,全國機械工業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機械工業部 副部長包敘定做《打好“三大戰役”全面啟動振興為完成振興第一階段任 務而努力奮斗》的報告。中國鍛造協會代理秘書長蔡墉參加會議。
包部長表示,“八五”期間,機械工業生產保持了快速發展勢頭,工業 總產值年均增長21%。到1992年,提前8年實現“翻兩番”目標; 經濟效益 有所改善,五年預計實現利稅總額1417億元,比“七五”增長72.2%,其中 ,利潤增長25.9%;為國民經濟服務的本領不斷增強,先后研制生產出160 多種大型成套設備和一批重要機械產品,五年共提供發電設備7183萬千瓦 、汽車587萬輛(其中轎車102.4萬輛)、金切機床104萬臺、大中型拖拉機 26萬臺;科研開發取得豐碩成果,五年共開發新產品5779項,有1987項獲 部級以上獎勵,100多項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職工素質不斷提高,共培養 各類專門人才24萬人,技工220萬人,對70%的職工進行了各種培訓;對外 經濟技術合作成績顯著,五年共利用外資總額71.5%億美元,引進技術260 項,出口創匯865億美元,年均增長30%,已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支柱產品 。
最后,包部長指出,機械工業改革取得新進展,各級行業管理部門在職 能轉變、政企分開方面的步子逐步加快;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適應市場 的能力有所提高;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工作開始起步,企業集團、股份 制試點等都有新的進展。此外,為保證機械、汽車工業振興的順利啟動, 用了近三年的時間做了大量準備工作,振興已成為行業上下的共同行動綱 領。“八五”期間,機械工業在各個方面所取得的成績,為“九五”發展 打下了較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