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江西工業大學研究成功的“鍛錘隔振技術”,被列為一九 九三年度國家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
我國是應用鍛錘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估計擁有量達數千臺。這些鍛錘 幾乎全部都是采用傳統的在砧座下設置硬質墊木的非隔振安裝方法,1t以 上鍛錘基礎振動強度通常都在85dB以上。鍛錘工作時,錘頭以巨大的打擊 速度撞擊砧座,根據動量守恒定律,打擊后砧座必然獲得一定的動量。當 砧座置于枕木上時,由于墊木剛度很大,砧座動量激發的巨大動壓力經墊 木、基礎、地基向四周傳播,引起附近土壤和建筑物強烈振動,造成振動公 害。工人長期在這種振動強度下工作將引起末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 跳加速、導致內分泌失調、消化機能抑制,或誘發疝氣、脊椎酸痛等。
正是這項技術的誕生,使得工人們在工作時,可以免受因鍛錘震動所帶 來的生理變化,這是一項造福于民的技術研發。因此,必須采取措施減小 鍛錘引起的振動危害。下回將為您講述在無錫召開的廠長經驗交流會,敬 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