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機電工業部濟南鑄鍛機械研究所承擔的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項目“平板式楔橫軋技術的研究”于1990年11月28日通過了鑒定。鑒定委員會對該研究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成果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并使我國成為國際上掌握該項技術的少數國家之一。楔橫軋技術是近二十多年發展起來的一種無切屑體積成形工藝,適用于軋制臺階軸類工件和其他帶旋轉體表面的工件。
楔橫軋技術的生產應用已經從單機生產發展為機械零件的綜合生產線,從而顯著提高了產品產量和質量。平板式楔橫軋機組用于汽車連桿、轉向節精密鍛造生產線。其核心設備包括程控消振電液模鍛錘、平板式楔橫軋機、熱切邊熱校正雙功能復合模具、成套鍛造軟件技術及連線技術。該生產線與進口的先進成套技術相比水平相當,某些性能及水平還有所提高。該線采用了新工藝、新設備、新模具,如采用楔橫軋制坯,一模兩件,效率高,毛坯精化,節材率高,主要設備從原理、結構、性能控制等方面都具有先進性,裝機功率低(國外55 KW,該機30 KW),且消振;雙功能復合模具簡化了工藝,減少一臺設備投資,提高了鍛件質量。該線年生產能力為80萬件,鍛件重量誤差15%,節材10%一25%,生產率提高1倍。
下回將為您講述有關“八五”機械工業發展規劃研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