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区二区视频,黄色不卡一区,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鍛壓文獻庫 > 自由鍛件 > 正文

高合金冷軋輥內部鍛造裂紋控制

  • 2010-4-9 13:31:51
  • 來源:第二屆中國大中型自由鍛會議
  • 點擊次數:
作 者:中鋼集團邢臺機械軋輥有限公司 楊昱東
關 鍵 詞:高合金冷軋輥,碳化物,探傷超標,裂紋缺陷
文獻摘要:冷軋輥坯中非金屬夾雜物和碳化物在變形過程中導致的裂紋性缺陷,是造成輥坯超聲波探傷超標的主要原因。隨著冷軋輥產品合金含量不斷提高,材料內液析碳化物析出傾向增加,充分認識其對輥坯內部裂紋缺陷形成的影響,對于高合金冷軋輥探傷合格率提高有重要意義。
1 前言
  世界各國冷軋輥材質主要采用高碳鉻鉬合金鍛鋼,此系列鋼種最早是從GCr15型軸承鋼基礎上逐步發展演變而來的,目前各國主要冷軋輥制造廠都各自開發了自己的冷軋工作輥用鋼系列,雖然化學成分不盡相同,但主要元素的應用原理大致相同。在冷軋輥材料的不斷升級換代過程中,鉻含量的提高是高碳鉻鉬合金鍛鋼冷軋工作輥材質發展的基本特征。目前,鍛鋼冷軋工作輥材質已從早期的2%Cr、3% Cr型發展到以5%Cr型冷軋輥鋼為主,而8-10%Cr型高鉻鋼也正在使用。近幾年,隨著軋鋼工業的發展,大型冷軋機生產作業效率和板材質量要求的同步提高,對鍛鋼冷軋輥抗事故能力和耐磨性等綜合性能的不斷改善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為了滿足冷軋生產對軋輥綜合性能更高的要求,提高軋輥材料合金化水平,制作合金化程度更高的冷軋輥已成為近中期冷軋板帶軋輥的發展方向,因此最新型的鍛造半高速鋼、高速鋼材料已開始應用于冷軋工作輥。
 
  眾所周知,鍛鋼冷軋輥在熱處理和使用過程中要承受非常大的應力,軋輥本體要有極高的強度,這是冷軋工作輥輥坯必須達到很高的內部超聲波探傷要求主要原因,同時輥坯超聲波探傷超標也是整個制作工序環節中造成冷軋輥致廢的主要原因。而高合金冷軋輥材料合金含量相對普通冷軋輥材料提高很多,這樣就增大了鋼錠的偏析程度,同時碳、硅等基體強化元素的大量加入造成材料變形抗力增大,鋼錠凝固過程中液析碳化物和網狀碳化物析出傾向增大,使得材料硬化傾向性加大,輥坯經過鍛造后極易出現輥坯內部超聲波探傷超標的情況,嚴重制約了高材質新型冷軋輥的制造與開發。因此,研究探討導致高合金冷軋輥超聲波探傷超標的原因,有效提高輥坯探傷合格率,成為從事軋輥行業鍛造工作者的一個重要課題。
 
2 輥坯超聲波探傷超標缺陷形成機理研究
 
  在對大量超聲波探傷不合格的冷軋輥輥坯的解剖分析發現,導致超聲波探傷超標缺陷主要為裂紋缺陷,裂紋處存在細小的非金屬夾雜[1]。隨著煉鋼技術的迅速發展,鍛鋼冷軋輥用鋼水的質量大為提高,特別是真空精煉和電渣重熔技術的采用,使得外來夾雜物的含量已降地很低,而內生夾雜物由于是鋼的組成部分,冶金和凝固等特性決定了鋼錠內部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類型的夾雜物,并且隨著鋼錠體積的增大,內生夾雜物的尺寸也相應地增大,其數量、大小、形狀、分布和組成等都可以得到改善。雖然冷軋輥冶煉采用電渣重熔方式,內含夾雜物單個尺寸遠小于探傷標準中的容許值,但是夾雜物的存在及其在唯一能夠改變夾雜物形貌的鍛造變形過程中變化,構成了產生夾雜性裂紋缺陷最主要的動因。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在鍛造變形過程中導致探傷可見裂紋的原因已有成熟的理論體系[2],而高合金冷軋輥高碳、高合金的材料特性決定了其裂紋形成的特殊機理。
表1
序號
輥坯探傷結果
1
冒身0-400mm連續F≥φ2,F大=φ4,H=20-50%,輥身其余部位有小于φ2F。
2
整個輥身有連續≥φ2mm, F大=φ2+12、H=20-70%;冒頸350-900mmF連續≥φ2,F大=φ2+8,H=20-70%。
3
底身370-430mmF連續≥φ2,F大=φ2+8,H=30%;250-560mmF連續≥φ2,F大=φ2+14,H=76%;底頸885-1055mmF連續≥φ2,F大=φ4,H=72%;另輥身0-800mm還有≤φ2單點F。
表1所示為3支探傷超標的高材質冷軋輥坯缺陷情況,致廢缺陷主要為輥身30%~70%左右深度范圍的連續性缺陷,缺陷當量Φ3~Φ4mm。通過對因探傷致廢輥坯解剖發現,導致探傷超標的缺陷仍然是裂紋,而裂紋處通過掃描電鏡觀察聚集著大量的液析碳化物,見圖1、圖2。

  輥坯低倍樣探傷裂紋,加工成試樣后在裂紋處壓斷,宏觀斷口形態為臺狀斷口,取其中一塊作斷口,裂紋處的形貌及裂紋面形貌如圖1,將裂紋表面放大,形貌如圖2,

 

可明顯看到上面的液析碳化物,液析碳化物上還有許多二次小裂紋。

通過對輥坯輥身解剖檢測發現,輥身中部和心部均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聚集的液析碳化物,圖3為輥身中部液析碳化物,圖4為輥身心部液析碳化物。


  解剖試驗結論:通過上述超聲波探傷致廢輥坯的解剖結果可以看出,造成高合金冷軋輥超聲波探傷致廢的探傷缺陷主要是裂紋性缺陷,這些裂紋性缺陷都是在鍛造變形過程中產生的,導致裂紋性缺陷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

1)鋼中非金屬夾雜物;
2)鋼中聚集的大塊碳化物。
  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在鍛造變形過程中被壓扁,由于塑性變形不均勻會引起宏觀剪切帶的出現。在一定條件下相鄰夾雜物之間夾雜性微裂紋會產生聚合而形成探傷可見的裂紋性缺陷。而鋼中脆性夾雜物由于較基體材料硬,不能隨基體材料變形,其應變影響區和應力集中均較塑性夾雜小,與基體界面結合能力很差,二界面非常容易脫開并形成裂紋,由于脆性夾雜物尺寸較小,即使產生了裂紋也不會使探傷超標[2]。而高合金冷軋輥鋼中碳化物量較大,碳化物堅硬而難以變形,塑性變形過程中與鋼中脆性夾雜物所起的作用相似,但如果鋼中存在聚集的大塊碳化物(這在合金含量較高的冷軋輥材質較為常見),如圖3、圖4所示,由于尺寸較大,如果控制不利很容易在變形過程中導致如圖1所示的探傷可見的裂紋性缺陷。
 
3 內裂控制鍛造工藝探討
1)鐓粗變形量的控制
數值模擬研究的結果表明,高徑比在0.6-2.0之間的鋼錠,內部微夾雜性裂紋開始聚合的鐓粗變形量為50%。考慮到鋼錠不同部位鐓粗變形率不均勻,輥身中部變形量最大,因此將鋼錠的鐓粗變形量控制在40%左右。
2)終鍛火次控制鍛造工藝
  前面提到內生夾雜物由于是鋼的組成部分,冶金和凝固等特性決定了鋼錠內部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各種類型的夾雜物,并且高合金冷軋輥材料過共析成分決定了組織中存在一定量的塊狀碳化物,因其物理性能與基體金屬的差異在輥坯鍛造主變形階段會由于應變應力集中導致微裂紋形成。研究表明[3],此類裂紋可通過高溫擴散進行修復,而溫度對裂紋修復率的影響最為顯著。在終鍛火次加熱溫度的制定非常重要,由于此時組織較致密,在這
一火適當提高加熱溫度,將會更加充分的發揮高溫擴散對前期主變形階段可能形成裂紋缺陷的修復作用。而表2顯示的高溫擴散前后探傷結果表明,單純高溫擴散對高合金冷軋輥坯內的裂紋缺陷有明顯的改善修復作用。
序號
軋輥直徑(mm)
擴散前探傷結果
擴散前探傷結果
1
Φ545
冒頸及輥身有連續≥Φ2mm缺陷,h=30%-70%,Fmax=Φ4+1dB
輥身及輥頸打磨光帶檢測輥身有斷續≥Φ2mm缺陷,h=40%-60%,Fmax=Φ2+5dB
2
Φ610
冒頸及輥身有連續≥Φ2mm缺陷,h=25%-70%,Fmax=Φ4,底頸600-1100mm,有連續≥Φ2mm缺陷,h=35%-60%,Fmax=Φ3+3dB
輥身及輥頸打磨光帶檢測輥身450-600有連續≥Φ2mm缺陷,h=40%-60%,Fmax=Φ3+1 dB,冒頸有連續<Φ2mm缺陷
另外,裂紋修復在高溫、高靜水壓力、大塑性變形的條件下進行,與單純高溫愈合處     表2廢輥坯擴散前后探傷情況對比
理條件下裂紋修復情況相比,裂紋愈合的進程向前推進了一大步。表3廢輥坯改鍛前后探傷情況對比,這主要是因為足夠的變形量以及壓力條件下使裂紋表面充分接觸,可以保證擴散和再結晶的順利進行,特別是裂紋表面接觸后的變形增量對修復裂紋起著重要作用。
表3廢輥坯改鍛前后探傷情況對比
序號
探傷情況對比
軋輥直徑
改鍛前超聲波探傷結果
鍛比
改鍛后超聲波探傷結果
1
φ695mm
非字端輥頸到輥身300-1270mm連續≥φ2mm缺陷,h=30%-50%,Fmax=Φ6+2dB。
1.79
輥身未發現連續缺陷,有≥φ2mm的單個缺陷,3個最大當量φ3mm。
2
φ590mm
非端輥身0~300mm中心φ300mm范圍內連續≥φ2mm, Fmax=φ5+2dB缺陷。
1.64
未發現≥φ4mm缺陷,其中中心有φ3~φ4mm的斷續缺陷,可以由中心孔打掉。
3
φ660mm
輥身380~550mm處φ2~φ4mm的斷續缺陷,其余各部有多處單個缺陷。
2.15
未發現≥φ2mm的缺陷。
4
φ620mm
輥身兩端0~600mm處有φ2~φ4mm缺陷。
1.42
輥身全長斷續缺陷φ2~φ3+3dB。
3)控制內裂的鍛造加熱工藝
  冷軋輥材質中碳化物堅硬而難以變形,塑性變形過程中與鋼中脆性夾雜物所起的作用相似,因此針對夾雜性裂紋的控制鍛造工藝原則也同樣適用于碳化物導致裂紋的控制。但碳化物與夾雜物不同的是,它可以通過高溫加熱溶解,因而應充分利用這一特性加強對碳化物形成裂紋的控制,提高探傷合格率。為此,對于高合金冷軋輥產品,首先在鋼錠始鍛加熱過程中進一步強化高溫擴散的作用,在普通材質鋼錠始鍛加熱工藝時間基礎上必須延長加熱時間,充分溶解坯料內部的液析碳化物,減小碳化物含量及尺寸,降低碳化物形成探傷可見裂紋的幾率。圖5、圖6為加熱時間調整前后,同規格高合金冷軋輥坯液析碳化物檢測情況,圖5輥坯探傷致廢,而圖6產品完全符合探傷要求。

 

4 結論

1)高合金冷軋輥超聲波探傷致廢的探傷缺陷主要是裂紋性缺陷,這些裂紋性缺陷都是在鍛造變形過程中產生的,導致裂紋性缺陷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非金屬夾雜物以及聚集的大塊碳化物。
2)控制終鍛火次的加熱溫度和變形量對改善冷軋輥坯超聲波探傷缺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3)高溫擴散改善輥坯液析碳化物分布狀態,可明顯提高高合金冷軋輥坯探傷合格率。
 

考 文 獻

[1]   楊昱東等.鍛鋼冷軋輥內裂缺陷控制研究.大型鑄鍛件,2006,No.1:1~4.
[2]   韓靜濤.大型餅塊類鍛件夾雜性裂紋形成機理及控制鍛造工藝研究.清華大學博士學位論文,1995,3.
[3]   韋東濱等.金屬材料內部裂紋高溫愈合的實驗研究.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0,22(3):245-248.
 

相關內容

版權所有(C) 2011 中國鍛壓協會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fuyihb.com 客戶服務熱線:010-53056669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清路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博雅C座10層 郵編:1022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丰县| 大荔县| 尼勒克县| 城步| 嘉黎县| 敖汉旗| 乐平市| 古丈县| 诏安县| 射阳县| 馆陶县| 丹凤县| 江油市| 杨浦区| 岗巴县| 太康县| 鄂尔多斯市| 三台县| 大同市| 西峡县| 桃园市| 巴林左旗| 新闻| 永吉县| 灵川县| 施秉县| 台安县| 辽源市| 交口县| 石城县| 远安县| 翁源县| 嘉禾县| 德昌县| 监利县| 四平市| 德令哈市| 平塘县| 剑阁县| 吴江市| 饶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