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下午,秦皇島市召開“壯大產業謀發展”系列之“汽車零部件產業”新聞發布會,市工信局、燕山大學、中信戴卡相關領導介紹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實況如下:
市工信局二級調研員李志東: 各位記者朋友們: 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汽車零部件產業”新聞發布會。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我市工業經濟特別是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關心和支持。下面由我介紹一下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方面的情況。 一、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基本情況 截至2022年9月,我市規模以上汽車零部件企業21家,占規上裝備制造業13.2%,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27.92億元,同比增長31.8%,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2%,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的13.5%,拉動全市工業增長2.9%,利潤總額18.08億元,同比增長25.3%。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長值、工業增加值、拉動全市工業增長值、利潤總額、利潤同比增長值等指標在裝備制造業7大產業中均位列第一,為裝備制造業的支柱產業。 1、汽車整車生產資質企業5家。分別為新誼工程有限公司(海港區)、思嘉特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盧龍縣)、泰運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昌黎縣)、川港專用汽車制造有限公司(昌黎縣)、金程自動車工業有限公司(開發區)。產品包括輕客系列、(改裝)半掛車、自卸車、混凝土攪拌車和小型挖掘機、特種專用汽車(清掃、垃圾)等,年制造和改裝汽車能力3000余輛。 2、鋁制輪轂生產企業8家。分別為中信戴卡、戴卡興龍、興龍輪轂、中秦渤海輪轂、立中車輪、艾科晟、中信渤海鋁業和新輕車輪,鋁車輪年產量近7000萬件,已形成我國生產規模最大的高檔汽車輪轂生產基地。其中,中信戴卡作為河北省、秦皇島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領軍企業,成為汽車零部件產業的領跑者。2021年9月,中信戴卡6號線獲批世界經濟論壇“燈塔工廠”,“燈塔工廠”由世界經濟論壇評選產生,被視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領路者,代表著全球制造業最高水平,是數字化制造和工業4.0的表率,在全球范圍內具有極大的影響力。“燈塔工廠”此前已公布6批共計69家企業,我國有20家,分布在10個省市,其中中國品牌有8個。中信戴卡獲評“燈塔工廠”,為河北省首家,填補了世界鋁車輪行業“燈塔工廠”空白。 3、電池生產企業2家。分別為中能源工程集團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氫科技)及芯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中氫科技氫燃料電池發動機項目2020年9月落戶秦皇島,重點建設電堆和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等關鍵材料、零部件產業生產基地,開展城市公交、城市軌交、物流配送、綠色港口運輸等場景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芯馳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產品包括:鋰離子動力電池、汽車動力電池、自行車動力電池、太陽能風能蓄能電池。 4、電機生產企業1家。為普林贊威有限公司(青龍滿族自治縣),主要產品為無刷直流永磁電機、三相交流永磁同步電機、永磁發電機等。 5、汽車玻璃生產企業1家。為艾杰旭汽車玻璃有限公司,主要經營制造、加工和銷售汽車用玻璃和其他特種玻璃產品及其配件、原材料。公司產能120萬套,為豐田、本田、日產、大眾、寶馬、奔馳、沃爾沃、現代、標致雪鐵龍、鈴木、五十鈴等國際知名汽車公司提供配套服務,是中國第二大汽車玻璃生產基地。 6、其他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10余家。主要包括威卡威、通橋科技、邦迪管路、方華埃西姆等企業。產品涉及汽車鋁輪轂、底盤、車門外氧化裝飾條、雨水槽、懸架、汽車大梁、汽車連接線、汽車橋殼等汽車零部件產品。 二、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優勢 1、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發展。我市汽車零部件業務涉及輪轂、車橋、內飾、油管等,形成了以中信戴卡為龍頭,以戴卡興龍、方華埃西姆、威卡威、興龍輪轂、中秦渤海、戴卡美鋁為骨干,以科立塑膠、中科納川、邦迪管路、飛天汽車配件、信越裝備、中秦智能裝備等企業為輔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總體來看,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主要集中在輪轂行業,處于全球首位;拉彎件、密封條也具備一定規模優勢,在國內市場占據重要位置。 2、汽車產業人才儲備豐厚。擁有燕山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等以工科見長的國內知名高校,機械制造、車輛工程、金屬材料、機械電子、物聯網工程等專業具備較強的汽車科技研發能力。此外,我市還有技師學院、中等專業學校、中鐵山橋集團高級技工學校等專業技工培訓學校,可以為發展新能源汽車提供充足的專業技工保障。 3、汽車產業合作基礎較好。燕山大學車輛與能源學院和機械工程學院與長城、吉利、一汽等車企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通橋汽車聯合燕山大學研發團隊,已掌握車橋輕量化國內多項專業技術,產值直線上升。主要零部件生產企業與國內外車企合作關系良好,如中信戴卡、威卡威等企業為奔馳、寶馬、奧迪、大眾、豐田、本田以及一汽、上汽、東風、廣汽、北汽、長安等國內外整車制造商配套供貨。 三、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規劃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把汽車零部件產業作為我市裝備制造業的支柱產業進行發展。“十四五”期間,我市將圍繞汽車及零部件產業“輕量化、模塊化、綠色化、智能化”的發展方向,筑牢產業發展基礎,加速擴量、深化應用、延伸產業鏈條,切實提高競爭力。 1、大力發展汽車輕量化零部件。依托中信戴卡、興龍輪轂等龍頭企業,推動建成國家級汽車及零部件輕量化材料和先進成型技術研發應用中心,重點圍繞車輪、車身,設計研發輕量化車身的結構、材料和工藝,實現車身、底盤、車架的減重。依托威卡威北方基地建設項目,支持企業擴建生產線,滿足輕量化汽車零部件的市場需求增長;依托通用工裝模具研發項目、新增五軸設備項目等不斷延伸產業鏈。通過搭建汽車輕量化協同創新平臺、檢驗檢測公共服務平臺等,不斷優化產業發展環境,形成招商引智的獨特競爭力吸引力。依托中信戴卡,積極推進鋁制零件成型工藝技術應用,進一步延伸輕量化材料研發與應用。支持企業加大攻關純電動汽車底盤一體化設計、多能源動力系統集成技術,突破整車智能能量管理控制、輕量化、低摩阻等共性節能技術。支持開展高性能鋁鎂合金、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等關鍵材料產業化應用等。 2、大力發展汽車模塊化部件。立足汽車輕量化技術優勢及鋁制部件制造能力,依托中信戴卡及凱斯曼、威卡威等重點企業,進一步做大輪轂市場規模,重點突破底盤系統、車身系統和動力系統組成的汽車三大總成,實現“從零部件供應商升級為技術驅動的系統集成商”轉型,將開發區打造成為全國最大的汽車底盤輕量化制造基地,有力吸引外部配套零部件項目落地,形成底盤、車身和動力系統三大汽車總成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格局。重點突破汽車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動力總成控制器、AMT變速器控制器、動力電池管理器、車輛控制器。 3、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制造。以新能源專用車為先期導入,逐步向新能源商用車、新能源乘用車領域滲透,重點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專用車、純電動客車,重點發展房車、消防車、城市環衛車、醫療救護車、旅游觀光車等產品。 4、大力發展汽車電子控制系統。緊跟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趨勢,依托中信戴卡、凱斯曼、威卡威等重點企業在汽車總成系統集成化發展基礎,重點發展底盤電子系統、車身電子系統等領域,支持研發車用傳感器、輪轂電機、制動系統、專項系統等電子系統,支持企業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衍生出更加符合駕乘者使用習慣的信息娛樂系統、智能控制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
答記者問 網易新聞記者:請問我市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主要有哪些措施?市工信局裝備與原材料工業科科長李海英: 近年來,我市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指導意見》《秦皇島市工業轉型發展“十三五規劃”》《秦皇島市戰略性新型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秦皇島市汽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計劃(2020-2022)》《秦皇島市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工作辦法》等文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支持汽車零部件產業發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組織領導 為推進我市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市政府印發了《秦皇島市實施產業鏈鏈長制工作辦法》,將我市重點產業劃分為汽車零部件等8個重點產業鏈,實施重點產業鏈鏈長制。實施汽車零部件產業鏈長制,是市委、市政府推動經濟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決策,是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舉措,是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組織保障。 二、強化資金支持 積極爭取國家重大專項資金支持,發揮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轉型升級等專項資金作用,大力支持汽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重點項目建設。發揮政府引導基金作用,引導和支持社會資金進入汽車數字化制造投資領域。組織開展銀企對接,給予汽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信貸支持。 三、夯實人才支撐 建立汽車制造業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緊密結合數字化制造技術、工藝、過程和數字化制造企業人才需求,依托省燕趙英才計劃等重大人才工程,大力引進一批高水平的專家人才和創新團隊,在住房、科研經費、個人所得稅等方面給予支持,在居留與出入境、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面做好服務。探索多元化校企聯合培養模式,組織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培養汽車零部件領域緊缺人才。 四、推進開放合作 借助各種展會交流平臺,宣傳展示我市汽車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成果。深化國內外、省內外、上下游汽車制造業企業合作,推動設計研發合作云端化、網絡化。深化與北京、廣東、浙江等數字經濟發達省(市)及知名企業的戰略合作,鼓勵汽車生產企業與國內外數字化制造先進企業和研發機構合作,通過聯合開展研發設計和生產制造,支持企業通過并購、重組、戰略合作等多種形式,吸引跨國公司、國外機構等在我省設立數字化制造研發機構、人才培訓中心等平臺。 秦皇島晚報記者:請問我市如何加強院企合作推進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燕山大學大學科技園主任、技術轉移中心主任郝連旺: 高校是人才培養主陣地、科技創新策源地以及文化傳播發源地,是引領推動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燕山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四方共建的全國重點大學,河北省重點支持的國家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燕山大學伴隨新中國工業布局而生,遷入秦皇島以來,得燕趙文化滋養,是一所融合紅色血脈、強國夢想和燕趙風骨的特色鮮明大學。 學校現擁有4個國家級和49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等科研平臺,建有國家大學科技園、國家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等6個國家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服務平臺,依托由院士領銜的高水平專家服務隊伍,學校面向高端裝備制造、新型材料、電子信息等秦皇島重點產業領域發展需求,積極推動駐地的行業技術革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在今年發布的“中國高校專利轉讓排行榜”中,燕山大學專利轉讓數量排名第34位,是河北省唯一入圍高校。尤其是在汽車零部件產業方面,學校周超教授憑借“金屬型材三維拉彎工藝”技術創辦了方華埃西姆公司,孫惠學教授憑借“轎車鋁合金車輪精密鍛壓成形新工藝”技術創辦了燕大現代集成制造公司,王連東教授憑借“鋼管脹壓成形汽車橋殼工藝”聯合創辦了秦皇島通橋科技公司,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案例。同時,學校還建有“燕山大學工業診所”、“燕山大學科技特派員工作室”,開展了豐富的多元化、多樣化科技服務。近年來,學校服務秦皇島市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技術服務項目115項。 下一步,燕山大學將積極響應省委號召,有效發揮高校科技創新引領價值,圍繞秦皇島特色主導產業,開展“科技創新+特色產業”校企融合對接活動。在秦皇島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堅持以“七個一批”為活動做定向導航,即:協同攻關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打造一批創新聯合體、優化整合一批技術創新平臺、選聘一批專家教授作為中小企業技術導師、擇優派駐一批博士生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推進實施一批高校專利開放許可項目、培育孵化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圍繞“七個一批”目標,強化有組織科技創新和科技服務。通過目標導向和系統驅動,將自發性合作的“單打獨斗”轉變為“政校企”深度融合的“集群協同作戰”,切實推動高校創新成果落地生根,提升轉化效益。相信,通過這些校企合作行為,一定能夠有效助推秦皇島市的汽車零部件產業高質量發展。 秦皇島廣播電視臺記者:請介紹一下我市汽車零部件龍頭企業情況?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產業發展部主任楊磊: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信集團于1988年投資興建的中國大陸第一家鋁合金車輪制造企業,現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鋁車輪及鋁制底盤零部件供應商,鋁車輪產銷量自2008年以來連續保持全球第一,位列全球汽車零部件百強榜第50位。 中信戴卡作為國家單項冠軍企業、河北省領軍企業、中信集團先進智造板塊代表企業,經過34年的發展積淀,取得了眾多奪目亮眼的成績。中信戴卡是前沿技術創新的領跑者。公司在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國家建有9個全球研發中心,具備24小時無間隙設計、研發和試驗能力,可以實現從造型理念到產品實物的無縫轉化,曾榮獲多項國家、省級、市級科技進步獎項。中信戴卡是高端智能制造的持旗者。2021年9月,公司通過獨具行業特色的智能裝備研發和生產工序集成能力,成功打造中信集團首家、河北省首家、全球鋁車輪行業首家“燈塔工廠”,助力實現數智化和綠色低碳發展。中信戴卡是潛心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公司先后主持、參與制定國家、國際標準超過50余項,也是唯一同時在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和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中具有投票權的中國企業。授權專利7000余項,公開數量位居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第一,成功解決多項“卡脖子”難題。中信戴卡是深耕海外布局的開拓者。公司始終堅持“全球制造、全球服務”,勇當“一帶一路”國家戰略推行的“排頭兵”。生產基地共計26家,遍布中國、德國、美國、摩洛哥、墨西哥,有效保障供應鏈、產業鏈安全穩定。中信戴卡是打造卓越品牌的先行者。2018年,公司成為首個以生產技術研發形式參與F1的中國企業,標志著車輪工藝方面邁向世界頂級標準。2022年8月,作為工信部所推薦的“隱形冠軍”代表,率先登上央視一套黃金欄目《焦點訪談》,充分展現了戴卡品牌的市場影響力。 面向未來,中信戴卡將緊緊圍繞河北省委、省政府,秦皇島市委、市政府要求,深入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堅定不移推動實施“四化(輕量化、系統化、智能化、全球生態化)”戰略。不斷細化管理“顆粒度”,強化“矩陣式管理”思維,以單品海量、產品差異化為導向,以主向發力、多點突破為遵循,持續提升自主能力本領與產品核心優勢,為建設世界一流汽車零部件企業不懈奮斗! 來源:秦皇島發布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