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信寶信息顯示,6月29日,摩捷出行成立單獨公司“摩捷智行有限責任公司”。新公司由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全資持股,認繳出資額4億元,一汽-大眾黨委書記、總經理潘占福任董事長,周顯濤任總經理。經營業務包含汽車租賃、分時租賃、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服務、增值電信業務等。
公開資料顯示,摩捷出行是由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推出的共享汽車品牌,經過3個月內測于2018年7月7日在長春正式投入運營,并逐步將業務擴大至成都、鄭州等地。當下,摩捷出行已在長春、成都等地推出汽車分時租賃、接送機等業務,所使用車輛均為大眾品牌旗下車型。此次成立單獨公司,由一汽大眾黨委書記、總經理潘占福擔任董事長,可見摩捷出行受重視程度之高。 但對于此次摩捷出行單獨成立出行公司,一汽-大眾方面有何新布局,截止《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稿,摩捷出行方面表示暫不對外公開相關信息。近年來,隨著人們出行需求的增加與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共享出行領域正迎來越來越多的“傳統”玩家,國內幾乎所有大型車企都已開始布局出行領域。除了摩捷出行,還有廣汽投資的如祺出行、上汽的享道出行、吉利的曹操專車、北汽的華夏出行等。 其中,按業務類型劃分,以曹操出行為代表的網約車平臺提供即時約車及相關服務,摩捷出行等主要提供汽車租賃服務。業務存在差別,但這兩類車企出行平臺卻有一個共同特點——均使用自家車型營運。 據了解,相較于傳統網約車平臺,車企擁有整車研發制造的優勢,可以結合具體市場環境與應用需求定制汽車產品。此外,車企還能有效管理汽車產品使用周期、提高產品利用率,同時能通過旗下出行平臺消化部分產能。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對記者表示:“傳統車企使用自家車型做出行服務,首先對銷量有促進作用;此外,通過提供出行服務,企業可以更多地積累應用場景和數據,有利于其發展相關技術。” 當下,傳統車企通過推出出行服務,最直觀的收效是消化部分銷量,這也是部分車企當下的核心訴求。但一汽-大眾此次成立單獨網約車公司,可能有更多思考。
有觀點認為,未來,汽車產品本身不再是人們出行關注的首選,取而代之的是優質、差異化的出行服務。此時汽車產品所扮演的角色只是平臺,類似“放大的手機”,所有的移動服務都將轉移到汽車上。 “提供出行服務是車企未來的發展方向。”獨立汽車分析師張翔對記者表示,“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未來共享汽車的比重會大于私家車。私家車的保險、保養、停車等成本較高,而未來具有自動駕駛能力的網約車可以大幅降低這部分成本。因此消費者會傾向選擇共享出行。這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車企要布局這一商業模式。”當下傳統車企正謀求改變單一的盈利模式,以更好適應出行行業的發展。張翔認為,未來出行板塊的利潤會高于汽車制造的利潤,因此出行業務在車企內的比重會大幅提升,這也是車企布局出行業務的關鍵因素。 但對于一汽-大眾旗下摩捷出行單獨成立公司,張翔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做出行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摩捷出行當前的品牌知名度和規模還不夠。獨立有助于品牌更好推廣,但在前期還將面臨挑戰。”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