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張金 一段時間以來,許多發達國家的人員,特別是一些美國人吶喊著要“制造業回歸”,基于我了解的美國和歐洲各國的鍛造、沖壓和鈑金制作行業看,這只是一種愿望,一些中國人也擔心制造業轉回發達國家,這也是杞人憂天,理由如下: 縱觀歷史,沒有一件事情發生了還能退回原來的樣子,無論是社會變遷,還是事業發展,總是變化了就不能返回原樣。如果能找到極個別事件的例子,但也已經不是原來的味道了。 制造業的轉移總是將初級制造業向不發達地區轉移,沒有向發達地區轉移的可能,一些初級制造業恰恰是高級制造業的基礎,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重建初級制造業。他們既沒有社會環境,也缺少初級制造業必須的關鍵勞動力資源和需要技術支撐。 以新汰舊是必然的自然規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自我革命去更新,這需要勇氣和決心,而這種勇氣和決心恰恰是人的本性不能自動生成的,因為人最大的特征是“追求穩定和保護習慣,不到絕境不會徹底變革”。另一種是轉移革新,別的地方或別的技術在原來的起點上創新,從而實現轉移性的革新,這也是變革的、以新汰舊的一種規律。 以上這些變化往往在一個時間長河中表現為波浪式變革,此起彼伏。經過近40年,特別是近20年的全球化經濟發展,中國制造業已經成為了世界制造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必將使發展趨勢由變革趨于穩定,這是事物發展的一種規律——“穩定-變革-穩定”決定的。 我們不用再擔心國內的產業轉到發達國家,我們需要引起重視的是轉到比我們還差的國家去,這種趨勢隨著當下互聯網技術和國際人員往來的便利化,有加快的現實。值得我們慶幸的是,這種轉移性變革需要“落腳”的國家具有接受的環境,這個環境就是社會穩定和勞動者渴望通過勞動而讓自己富裕起來的精神。 無論如何,實踐已經證明,一個國家的農業、制造業是這個國家能保持長久進步或領先的基本保障,這與人才培養、觀念理念革新和金融投入緊密相關,與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理念有關。 但需要引起我們重視的是國家發展到一定時期,必然會進入消費為主的階段,那時候,如果不能重視農業和制造業的不斷推進,穩定農業和制造業,過快地進入消費時代就非常的危險,所以必須謹慎地推進第三產業發展。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