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在戰略視野、應對策略、研發策略等方面的不同考量,未來零部件行業將呈現六大發展態勢:供應商自身變革、供應商產業鏈整合、新供應商加入市場、業務模式的拓展、供應商產業合并、開拓海外市場。”8月22日,德勤發布《中國汽車行業風險分析報告2019——零部件市場》指出。 該報告顯示,汽車產業目前整體正在經歷業態復雜的轉型期,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已經開始向能源革命、智能網聯、智能制造延伸發展,汽車零部件行業將呈現前述六大發展態勢。 在德勤中國汽車行業風險咨詢服務合伙人張旭東看來,中國汽車行業在2005年至2010年是高速增長期,在2010年至2017年是增速放緩期,在2017年至2020年是行業轉型期,也正是在這個階段,汽車行業增長首次出現負增長,燃油車銷售受限、新能源車銷售仍處在起步期,汽車廠商向新四化轉型,銷售業務遇冷,產量下降。但張旭東同時指出,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車需求的增長,再加上共享出行業務的上升,汽車行業或將在2020年至2025年迎來二次增長,在2025年至2030年則會隨著智能駕駛技術的成熟進入成熟期。 在這個行業轉型期內,高度智能、共享駕駛場景的逐步實現,將深度重塑未來汽車產業鏈的格局,建立新的獨立價值鏈,加入新的價值鏈參與者,重構價值鏈環節。其中,由于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將產生新的一級供應商;主機廠采購習慣將偏向于新四化相關的創新技術和創新零部件;主機廠采購范圍也將囊括新興技術企業;同時,在成本壓力下,主機廠將不斷降低采購單價。 在此背景下,據德勤預計,零部件供應商行業將出現六大趨勢。具體而言,現有零部件一級供應商出現自身變革,將通過新部門、新公司研發新產品,重新分配資源,將更多的投入放在未來產品線上;一級供應商并購二級供應商取得更好的成本優勢;一級供應商橫向并購一級供應商完善產業鏈;新的一級供應商加入主機廠采購體系;新的業務模式下,供應商會尋找新的客戶來源,比如移動出行平臺;部分零部件企業會開拓海外市場。 在汽車行業轉型背景下,零部件供應商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諸多風險,比如,專注于某些傳統動力汽車特有零部件的供應商將面臨市場需求萎縮的挑戰;部分新能源動力零部件供應商議價能力差,上游供應商付款條件苛刻,現金流管理困難,下游客戶需求更新迭代快,存在壞賬風險;部分智能設備零部件供應商存在生產初期投入大、產品迭代要求高的風險,對芯片供應商存在議價能力差等風險。 來源:同花順財經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