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下午,豐田汽車在名古屋總部舉行新聞發布會,將無償提供豐田持有的關于電動機、電控(PCU)、系統控制等車輛電動化技術的專利使用權(包含申請中的項目)。同時為了推動電動車的研發制造,對使用豐田動力傳動系統的企業進行技術支援。 這些車輛電動化技術是豐田經過20多年油電混合動力車型研發得以實現高性能、小型化、低成本的先進技術,是能夠廣泛應用于油電混合動力(HEV)、外插充電式混合動力(PHEV)、純電動(EV)及燃料電池(FCEV)等多種形式電動車開發的核心技術。 豐田對于知識產權(專利)歷來秉持開放的態度,對于第三方提出的專利使用,只要負擔合適的費用便可提供相應的專利使用權。車輛電動化技術是多種形式電動車開發的關鍵,本著為電動車普及做貢獻的出發點,在現有知識產權基本方針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無償提供豐田在全球范圍內持有的約23740項專利的使用權。 小編的看法 先不說在實施層面會存在什么樣的門檻。豐田此舉可能會引起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關注,這些汽車制造商在國內面臨著日益嚴格的排放標準。實際上,豐田自2018年以來一直在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就一項技術共享協議進行談判。豐田高管此前暗示該公司或將采取一種更為開放的方式,并表示推廣環保汽車技術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據英國調查公司IHS Markit預測,電動汽車的銷量即使到2030年也只占全球總銷量的11%,而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屆時將飆升至43%,比2018年增長近40個百分點,達到與傳統汽車銷量相當的程度,這對于豐田汽車來說是一塊巨大的蛋糕。 豐田似乎認為,即使向競爭對手提供混合動力技術,也能依靠其積累的量產技術和品牌影響力等保持優勢地位。分析人士指出,從正常情況下看,豐田的放開專利目的絕不是想做什么活雷鋒,更多的是有著巨大的戰略企圖。 一方面他們在開放專利的同時,可以贏得盡可能多的好感與中國的技術追隨者(新能源汽車主市場);另一方面,豐田汽車從1983年就開始開發電動汽車技術,但在這一領域一直未能推出暢銷車型,在市場上一直處于邊緣地位,但其混合動力汽車卻占據主導地位。此次開放如此多的混合動力專利,恰好是一個比什么都重要的技術推廣,國內車企想要完全消化和吸收這些技術來適應自己的產品,還需要較長的時間,所以,豐田此舉在技術以外的索取遠遠要大于技術本身。 豐田汽車此舉可謂是“一舉多得”。 來源:汽車工藝師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