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要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重點降低制造業和小微企業稅收負擔,全年預計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3月5日,李克強總理代表國務院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9年制造業大規模減稅將是中國積極財政政策的重中之重。其中的重頭戲是增值稅改革,具體來說,要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增值稅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增值稅稅率降至9%。
中國制造業企業利潤本來就薄,在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內外需疲軟以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的環境下,多數企業面臨著生產經營的困難,大家不禁發問:成本高企,向哪里要利潤?此前,對于降低制造業增值稅一直呼吁不斷,但3個百分點的降幅力度超越了不少人的預期。
增值稅降1個點相當于給企業增加了8%左右的科技研發費用投入空間。從去年增值稅稅率降低1個點,到今年初確定新推小微企業普惠性減稅措施,再到今天釋放普惠性減稅與結構性減稅并舉的重大減稅舉措,大減稅甘霖落地,是一次向實體經濟的實質性讓利,讓更多的企業能夠輕裝上陣。
增值稅16%稅檔下調3%理論上最多可以減稅6684億元,天風證券宏觀團隊負責人宋雪濤預測,受益于增值稅減稅利好較大的行業主要包括:機械設備、化工、汽車、有色金屬、家用電器、建筑材料、計算機設備、煤炭開采。不難看出,這對制造業而言,這的確是一場期盼已久的及時雨。
減稅的衍生效果是穩就業。隨著我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經濟轉型陣痛凸顯,就業形勢壓力不小。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提“就業優先”,把穩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在中國民企500強中,制造業是主體;中國的民營經濟,吸納了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通過減稅,穩住企業陣腳,不僅能提升企業活力,更是保就業的重要舉措。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相比去年,“去產能工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沒有定下一個確切的量化數目。對于這一變化,鋼鐵行業專家表示,鋼鐵行業去產能工作提前完成1.5億噸目標,從行業健康發展的角度來看,后續繼續嚴格壓減產能將不再是去產能工作的核心,鞏固成果、提高供給質量將會成為新的方向。 以下為政府工作報告今年減稅降費的詳細情況: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