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晚,在長春分會場,主舞臺上經典的紅旗車頭造型、科技感十足的機械升降設備、令人驚嘆不已的花式飛車秀……汽車無疑成為了這8分鐘演出中最炫酷的“咖”。 除了一汽,長春還有著眾多配套的制造企業,其中,吉林省通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吉林通用)可稱得上翹楚。近日,公司董事長李吉寶剛從歐洲帶回了好消息:2019年,企業將正式成為奧迪和保時捷的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
走進吉林通用廠區,近萬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內原本需要大量工人操作的沖壓生產線,如今只需要一人負責監督機器運轉。“歷經多年發展,現在我們企業已經是全球鋁加工汽車輕量化零部件的知名供應商。”說到成績,李吉寶自豪地說。 2006年,吉通廠徹底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敗下陣來,臨危受命的李吉寶接手了企業,開始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若不變革,就是死路一條。變革,首當其沖便是科技創新。”回憶起當時的艱難,李吉寶說,彼時全球汽車市場已經是名企云集,這塊巨大的蛋糕早就被瓜分完畢,吉林通用根本不可能從市場中分得一杯羹。“所以那個時候唯一的出路就是依靠科技的力量,用新技術、新產品去顛覆傳統的汽車商業模式。”
找準了方向,吉林通用便迅速成立了研發中心,下設項目管理部、技術部和10個研發分支機構,既保證開發質量,又能滿足生產進度。通過不斷的技術創新,非標設備、數控機床、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與制造,工業軟件、工業機器人的研發與應用等全產業鏈的優勢工藝,使得吉林通用逐漸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內制式”生產模式,產品在行業內嶄露頭角。 2010年,嘗到了科技創新甜頭的吉林通用不再安于現狀,將目光放到了汽車工業強國德國、法國,開始實施“走出去”戰略。企業先后在德國、法國成功收購了2家公司,與其在長春共建了合資公司,引進了當時全球最先進的鋁鍛生產線,又在德國慕尼黑注冊成立了研發中心。
“在吸收德國先進技術的同時,我們模仿、消化、吸收、創新、創造,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改造后的鋁鍛生產線,到現在已經超越了德國技術,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鋁鍛生產線。”李吉寶介紹,國內外研發中心協同發力,借助智力資源幫助企業攻克裝備自動化等領域的技術難題,終于實現了與奧迪、寶馬等主機廠產品的同步開發。 7年前,一個規劃占地500萬平方米的智能化工廠——吉通產業園基地開始建設。說“智能”,是因為這個廠區應用了15條“無人式”自動沖壓生產線,自主研發的數控加工中心200余臺,自動化生產線50余條,工業機器人10臺。而未來,公司還會建立更多這樣的“無人化”車間。
13年的創新發展,企業已經牢牢占據國內高中端汽車底盤零部件領先地位,年銷售收入躍升至29.3億元。“進一步擴大國產化生產線的研發投入,全面實現機器代人、軟件代人、科技代人,全面實現智能化、自動化、數字化設備裝備園區,把吉林通用建成全球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研發和生產基地、全球最知名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對于未來,李吉寶信心滿滿。 來源:科技日報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