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一区二区视频,黄色不卡一区,久久天堂av综合合色,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您的當前位置: 中國鍛壓網 > 資訊中心 > 正文

一文覽盡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 2019/12/4 16:00:49
  • 來源:中國鍛壓網

12月3日,工信部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為未來十五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這份“頂層設計”中,有八大要點值得關注。

一、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

當前,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推動下,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汽車產業的能源動力、生產運行和消費使用方式全面重塑,產業發展正在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新能源汽車作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標志性產品,作為跨界融合的關鍵節點,也迎來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自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發布實施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取得積極進展,新能源汽車創新能力、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政策環境、產業布局逐步優化,開放竟合良性發展的生態基本形成,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四年居世界首位。

為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起草了該《征求意見稿》,以“市場主導、創新驅動、協調推進、開放發展”為基本原則,力爭經過十五年持續努力,使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純電動汽車成為主流,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趨于普及,有效促進節能減排水平和社會運行效率提升。

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提高,動力電池、驅動電力、車載操作系統等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25%左右,智能網聯汽車新車銷量占比達到30%,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

二、 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百公里電耗降至12度

在鼓勵技術創新方面,堅持整車與零部件技術創新并重,加強關鍵共性技術供給,優化創新發展環境,推動電動化與網聯化、智能化技術并行融合發展,持續提升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能力。

1、深化“三縱三橫”研發布局我國將繼續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新鏈。以動力電池與管理系統、驅動電機與電力電子、網聯化與智能化技術為“三橫”,構建關鍵零部件技術供給體系。

2、攻關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包括實施電池技術突破行動和網聯技術創新工程。按照規劃,到2025年,我國將實現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至2.0升/百公里。

三、構建新型業態、鼓勵跨界合作

圍繞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和服務等全價值鏈環節,以產業鏈核心企業為龍頭,以關鍵系統創新應用為牽引,以提升智能制造水平為支撐,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形成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新型產業形態。為實現這一目標,將從相關企業、關鍵系統應用、生產制造水平、品牌建設、安全建設五個方面采取相應措施。

1、支持產業鏈核心企業發展鼓勵企業跨界合作;打造涵蓋解決方案、研發生產、運營服務等產業鏈關鍵環節的生態主導型企業;推動整車、零部件企業優化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發揮龍頭企業帶頭作用,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2、促進關鍵系統創新應用未來將以整車企業需求為牽引,集中開發車規級車載操作系統。同時,鼓勵整車及零部件、互聯網、電子信息、通信等領域企業組成聯盟,擴大車載操作系統應用規模。

除鼓勵上游資源供應商保障資源提供能力外,還將建立健全動力電池模塊化標準體系,完善動力電池回收、梯級利用和再資源化的循環利用體系,鼓勵共建共用回收渠道,建立健全動力電池運輸倉儲、維修保養、安全檢驗、退役退出等環節管理制度,從而推動動力電池全價值產業鏈的發展。

3、提升智能化制造、推進質量品牌建設下一階段將推進智能化技術在新能源汽車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倉儲物流、經營管理、售后服務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引導企業強化品牌發展戰略,以提升質量和服務水平為重點進行品牌建設。同時,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健全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控制及追溯機制。

4、強化安全保障征求意見稿提出,要強化企業對產品安全的主體責任,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健全新能源汽車整車、零部件以及維修保養、充換電等安全標準,完善安全法規制度。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隱患召回管理工作力度。落實企業負責、政府監管、行業自律和社會監督相結合的安全生產機制,加強安全生產監督管理。

四、推動產業融合,構建“出行即服務”

征求意見稿鼓勵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融合發展。將加快建設涵蓋前端信息采集、邊緣分布式計算、云端集中管控的新型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分時租賃、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場地用車等領域的應用;引導汽車生產企業和出行服務企業共建“一站式”服務平臺,精準匹配個體出行需求,構建“出行即服務”新型交通出行服務模式。

1、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融合發展在加強新能源汽車與電網(V2G)能量互動的同時,采取措施促進新能源汽車與可再生能源高效協同。鼓勵“光儲充放”(分布式光伏-儲能系統-充放電)多功能綜合一體站建設,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氣象、可再生能源電力預測預報系統信息共享與融合,鼓勵地方開展V2G示范應用等。

2、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交通融合發展在交通發展方面將在構建“出行即服務”的新型交通出行服務模式的同時,也要構建綠色物流運輸體系。未來將加快建設新型智能交通管控系統,新的智能交通管控系統將涵蓋前端信息采集、邊緣分布式計算等。

同時,新能源汽車在分時租賃、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場地用車等領域的應用將加快步伐。以智能網聯汽車為載體的城市無人駕駛共享出行服務,物流配送、市政環衛、定制化公交和特定場景示范應用將得到支持。與此同時,政府部門還將引導汽車生產企業和出行服務企業共建“一站式”服務平臺。

未來在構建物流體系方面,新能源汽車在城市物流、農村物流、港口駁等領域的應用將得到進一步的支持。

3、推動新能源汽車與信息通信融合發展包括推動車輛與道路交通、信息通信基礎設施廣泛互聯和數據交互,為多級聯動的自動駕駛控制決策和應用服務提供保障。

此外,以數據為紐帶的“人-車-路-云”,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將進一步完善,未來還將加強數據、應用服務在汽車全生命周期的分級分類管理和訪問控制,構建汽車身份認證和數據管理體系。

4、加強標準對接與數據共享推動建立新能源汽車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綜合標準體系,明確車載操作系統、車用基礎地圖等技術接口標準。未來將會出現更更多跨行業、跨領域的綜合大數據平臺。

五、完善充換電、加氫基礎設施建設

在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征求意見稿指出,合理布局充換電基礎設施,依托“互聯網+”智慧能源,提升智能化水平,加快形成適度超前、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鼓勵開展換電模式應用,加強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等新型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便利性和產品可靠性。

1、加快充換電網絡建設形成適度超前、慢充為主、應急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同時換電模式、智能有序充電、大功率充電等充電技術的應用、研發將得到進一步支持。未來,政府將引導企業聯合建立充電設施運營服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共享與統一結算。

政府將引導相關方聯合開展充電設施建設運營,支持居民多車一樁、相鄰車位共享等模式,支持鼓勵充電場站與商業地產結合,提供充電服務。此外,在意見稿中還明確指出將“明確非運營車輛充電服務享受居民生活電價。”

2、協調推動智能路網設施建設具體措施包括:建設支持車路協同的無線通信網絡;推進智能化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在推進交通標志標識等道路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升級的同時,加快差分基站建設,推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高精度定位領域應用。

3、有序推進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征求意見稿》提出,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因地制宜開展工業副產氫及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應用,加快推進先進適用儲氫材料產業化;開展高壓氣態、低溫液態及固態等多種形式儲運技術示范應用,探索建設氫氣運輸管道,逐步降低氫燃料儲運成本。

同時,推進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加氫基礎設施的管理規范,引導企業根據氫燃料供給、消費需求合理布局加氫基礎設施。支持利用現有場地和設施,開展油氣氫電綜合供給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開展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示范運行。

六、深化開放合作、引導企業走出去

培育新能源汽車產業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體系,是下一個階段發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目標之一。

為此獎鼓勵相關方開展交流合作 促進形成良好的新能源汽車國際化市場環境。對國內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與國外行業機構開展合作給予支持,并推動在設計生產、質量安全、試驗方法等方面標準和結果的國際互認。

按照規劃,政府將引導企業制定國際化發展戰略,鼓勵企業充分利用國際融資平臺,同時健全法律咨詢、金融支持、人才培訓等服務保障體系。

七、放寬市場準入、完善雙積分政策

為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發展,將從行業管理、政策法規、人才隊伍建設、知識產權保護、組織系統職能5個方面提供一些其他保障。

其中明確提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建立多部門、跨地區的信用聯動獎懲機制。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建立新技術豁免機制,促進新業態新模式健康有序發展。

完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其和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建立與碳交易市場銜接機制。

八、完善稅收優惠政策、破除地方保護

完善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優化分類交通管理及金融、保險等支持措施。破除地方保護,建立統一開放公平市場體系。鼓勵地方政府加大公共服務、共享出行等領域車輛運營支持力度,給予新能源汽車通行、使用等優惠政策。

從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用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車。制定將新能源汽車研發投入納入國有企業考核體系的具體辦法。加快完善適應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要求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數據使用的政策法規。

以下為《征求意見稿》全文:

(管理員)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網友評論
數據載入中...
  圖片看不清?點擊重新得到驗證碼 看不清,換一張
 

相關內容

站內資訊搜索
淄博桑德
圖片播報
  • 收官之作,聚焦沖壓自動化行業!
  • 再見,常州!再會,兄弟!
  • 金言 | 鍛壓機床發展的思考
版權所有(C) 2011 中國鍛壓協會
E-mail:info@chinaforge.org.cn    URL:www.fuyihb.com 客戶服務熱線:010-53056669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清路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博雅C座10層 郵編:102206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南丰县| 长沙县| 伊宁县| 左云县| 同江市| 元氏县| 绵竹市| 喀喇沁旗| 黄浦区| 永清县| 云梦县| 葵青区| 华容县| 桂平市| 社会| 沾化县| 宣城市| 广东省| 清河县| 德化县| 宜阳县| 外汇| 出国| 泸定县| 志丹县| 辽宁省| 乌拉特前旗| 漳平市| 涞水县| 祁东县| 绩溪县| 日喀则市| 桓仁| 渑池县| 舞阳县| 长白| 大城县| 福清市| 嵊州市|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