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汽車零部件產品對兩國經濟都太重要了,所以在這場貿易戰中,都未能幸免于難。
北京時間7 月11 日,美國白宮宣布將對2000 億美元中國出口商品加征10%的關稅,貿易戰再次升級。其中,汽車及零部件在新名單中總金額達116 億美金,在十五大類商品中排第四。 記得奧巴馬2009年上臺伊始,提出了“買美國貨”的號召,并對中國輪胎發起了所謂的“輸美輪胎特保案”。其案值約17億美元。事后奧巴馬與胡錦濤在出席聯合國會議相遇時,表示“這只是一個個案”,而胡錦濤則說“下不為例”。 如果說,當時奧巴馬只是為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做的一場政治秀,那么如今的特朗普“美國利益第一”的霸凌主義卻是動真格的,而且不僅針對中國。僅340億美元的開場戲就是當年17億美元的20倍,可謂來勢洶洶。 2017年全年我國出口汽車零部件、附件及車身,汽車輪胎及內胎,包括其它汽車相關商品共計613.78億美元,高于進口件的370.46億美元。順差243.32億美元。但這些出口零部件中約有70%是三資企業產品。其中美資企業約占35%,估計影響到美資的約50~80億美元的產品。 他們是屬于躺槍的,屬于特朗普發動貿易戰的犧牲品。但是特朗普的最大目標是阻止中國在科技和經濟發展超過美國;其次他也在追求貿易平衡、追求恢復“鐵銹地帶”的工業生產、追求更多的工作崗位。已經有傳言稱,有些美資產品將從中國移回美國生產。 從汽車零部件出口角度看,中美雙方互相加征關稅,對美國汽車業的配套和維修市場均有百害而無一利。比如僅對特斯拉出口直接用于配套供貨的國內A股上市公司就有19家,其中結構件為7家、內飾件為2家。這么多的汽車零部件都加征關稅25%,對于已陷入嚴重財政危機的特斯拉,無疑為雪上加霜。 目前,國內的零部件出口企業主要包含三類:1)上市零部件企業;2)跨國企業在華子公司(分公司);3)小型零部件出口企業。若美國正式對汽車零部件加征關稅,出口驅動型小零部件企業將首當其沖;跨國企業出口模式或將失去經濟性,或被迫轉移產能;上市零部件企業多為國內甚至全球細分行業龍頭,具備較強的議價能力,因此受到的影響有限。 至于我國對進口汽車零部件同等力度的反制措施,所傷害的則是依靠進口組裝的美國高端品牌豪華汽車,如凱迪拉克、Jeep,以及日產英菲尼迪等等車型,據說僅凱車由此帶來的損失為每年4000萬元。 對于那些依靠進口自動變速器等組裝的日本和德國等國內車廠則影響不大,因為其來源地不在美國。中美貿易戰的開打將可能促進國內某些高端品牌汽車零部件的本地化進程。 但這場貿易戰的發展是否會影響我國智能網聯汽車與美方科創企業的技術交流和合作,以及對于我國車企設在美國底特律、舊金山硅谷等地研發基地工作的影響尚有待觀察。 來源:財經網、中財網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