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普通沖床只能上一個模具,如果沖壓48個模具就需要48臺沖床。而在位于安徽省蚌埠市高新區的中科電力裝備集團車間,一款智能沖床可以同時裝48個模具,并可一次沖壓成型。中科電力集團副董事長朱海南告訴記者,智能制造將傳統制造系統提升到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的水平,讓制造更精準、更敏捷,企業制造能力、生產效率、產品品質大大提升。去年,該企業已躋身中國企業500強,致力打造國際化的科技型、智能型、節能環保型的高低壓成套電氣設備和解決方案提供商。
安徽省全面發展智能型高端制造業 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發展高端裝備與改造提升傳統裝備相結合。立足安徽省裝備制造業現有技術積累、制造能力和產業組織基礎進行布局,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相對集中發展,加快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積極促進傳統裝備的高技術化,實現產業價值鏈從低端向高端躍升。 ”安徽省經信委裝備處處長沈忠林說。 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工業發展的基礎。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或地區經濟的發展速度與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國或地區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標志。去年,安徽省規模以上工業中,裝備制造業實現增加值3755.1億元,增長12.9%,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由上半年的48.8%提高到52.2%。今年1至2月份,安徽省裝備制造業完成工業增加值575億元,同比增長10.9%,占全省工業增加值35.6%。 近日印發的《安徽省“十三五”裝備制造業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裝備制造業深度融合,堅持以擴大總量、提質增效和轉型升級為主線,以中高端產品為重點,大力發展智能裝備等高端裝備,全面改造提升傳統裝備,強化重大技術裝備和關鍵零部件研制,推動裝備制造業向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方向發展,努力將安徽省建設成裝備制造業大省和強省。 到2020年,安徽省裝備制造業(含汽車)實現銷售收入兩萬億元左右;實現工業增加值5400億元,年均增長9.5%。 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優化布局加快推進行業轉型升級 3月16日,在安徽蕪湖市繁昌縣孫村經濟開發區的榮川機電科技有限公司里,一件件用于大型風力發電設備的鑄件從生產線上下線。董事長吳景泉告訴記者,企業近30年來一直專注鑄件領域,持續推進設備改造和材料研發,相關鑄件已經受零下40攝氏度的低溫驗證,目前公司風力發電鑄配件在全省市場占有率處于前列。 據了解,經過多年發展,裝備制造業已成安徽省工業支柱產業之一,經濟總量位居工業行業首位。裝備制造業已形成汽車、智能制造裝備、工程機械、電工電器、機床工具、機械基礎件、石化通用機械、重型礦山機械、儀器儀表、農業機械等10多個行業、100多個大類、近萬種產品且門類比較齊全的制造業體系。 “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看到不足。 ”沈忠林說。安徽省裝備制造業經濟總量仍然較小,產業集中度低,優勢規模企業少,帶動性不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較弱,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不多;產品過度“輕型化”,缺少重型及成套設備,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少;關鍵零部件發展滯后,配套能力不強。 安徽省經信委規劃處處長王鵬飛認為,當前,制造業進入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必將帶動傳統裝備制造業的產業升級和先進、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互聯網與新能源、新材料、增材制造等成為引領力量,其核心就是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這將推動生產方式變革和新興業態產生,為安徽省裝備制造業提供了難得的趕超機遇。 此次,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安徽省裝備制造業的發展重點和路徑。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重點發展智能裝備、航空裝備、燃氣輪機和核電裝備、智能電網和新能源裝備、軌道交通和海洋工程裝備、節能環保裝備、工程機械和農機裝備,引導社會各類資源集聚,推動優勢和戰略產業快速發展。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加快電工電器行業、石化通用機械行業、重型礦山機械行業等優勢傳統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逐步化解過剩產能,進一步優化制造業布局。 以全面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實施更大規模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 作為專注機器人自動化裝備領域的領先企業,安徽巨一自動化裝備有限公司累計集成應用工業機器人超過3000臺。今年前兩個月,安徽省智能制造裝備等高端裝備增長態勢較好,全省生產機器人560臺,增長16.7%。 “勞動用工成本不斷攀升,加上企業提高勞動生產率、升級產品的需要,智能制造裝備、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等高端裝備有望持續快速發展。 ”沈忠林說,鼓勵企業加大技術改造力度,瞄準裝備制造重點領域,瞄準國內外先進工藝、技術、設備等,選擇一批對產業發展有顯著效果,對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有積極帶動作用的重大技術裝備和主導產品,高標準、高起點開展技術改造。 近年來,安徽省一直堅持引導企業加大技術研發力度,加快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組織實施前沿性技術研究、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引進技術消化吸收、高新技術產業化項目,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促進企業自主創新的政策,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裝備產品,不斷提升產品技術水平,加快產品升級。安徽省經信委提出,以構建新型裝備制造體系為目標,以推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堅持“統籌規劃、分類實施、需求牽引、問題導向、企業主體、協同創新、遠近結合、重點突破”的原則,分步驟持續推進裝備制造業智能轉型。 根據規劃,安徽省將以全面推進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以“機器換人”為重點,引導和推動企業以市場為導向實施更大規模、更高層次的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建成一批自動化、數字化生產線,打造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實施機器換人“十百千”工程,每年在機械加工、汽車、家電、電子電氣、食品、鑄造等10大領域選擇300家以上重點企業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3000臺以上,“十三五”期間推廣應用工業機器人兩萬臺以上。 “加快推進智能化、網絡化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裝備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引領裝備制造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服務化。同時,強化基礎技術、基礎專用材料、基礎工藝、基礎零部件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突破關鍵零部件的瓶頸制約。如此堅持兩化融合與強化基礎相結合,促進裝備制造業做強做大、提質增效。 ”王鵬飛說。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