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6年過去不久的歐洲鋁工業展覽會中,各項展覽會水平指標屢創新高。幾乎世界上所有的跨國鋁業公司都參加了展覽會,帶來了各自的新材料、新工藝、新產品與新經營理念。 其中,在展會上,日本聯合鋁業公司為我們展示了一種獨創的鋁板表面處理工藝——“KO處理”。所謂的“KO處理”就是將鋁合金板在堿性電解液中交流電解處理后,形成多孔的且具有樹枝狀的復雜形狀的復化膜工藝,常規陽極氧化膜厚度2um~10um,KO處理膜為200nm~250nm,僅為前者的1/10~1/40,非常薄。 我們知道,在實現汽車輕量化的進程中,鋁用部件相對于鋼用部件來說,鋁因為其金屬特性,如果用焊接的方法很容易會高溫氧化,形成高熔點的氧化膜,從而形成焊縫夾渣,直接影響焊縫的融合。而經由KO處理的鋁合金板有非常高的粘接性。可實現鋁與塑料等不同材料之間的復合化;與樹脂、膠結劑等的粘附性也極強;氧化膜也很薄,因而有很高的導熱性,耐熱性與可加工性也很優秀。KO處理氧化膜的T撕裂剝離強度也比其他處理膜的高,不管是在膠接狀態,還是在121℃加熱32h后都如此。 通過日本的KO表面處理工藝我們不難看出,鋁的應用之所以這么廣泛,不僅僅是得益于在地球的含量豐度,針對鋁合金不同用途而使用不同的表面處理技術展現出來的多樣性也是鋁應用得以推廣的關鍵。 鋁合金表面處理技術發展至今,已經形成了多種技術體系。分別是: 一、化學轉化膜處理 二、激光處理 三、離子注入 四、熱噴涂 五、離子束處理 六、復合技術 在這六種主要技術當中,化學轉化膜處理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表面處理技術。像陽極氧化法、復合陽極氧化、微弧氧化法、電泳涂漆處理等都是屬于化學轉化膜處理。當然,對于日本獨創的“KO處理”,筆者猜測是屬于復合陽極氧化類或者是基于電泳處理的新分支,這個是后話。 化學轉化膜處理相比其他的表面技術處理來說,更加成熟穩定。但現在使用更多的是一種復合技術,復合技術就是集合各種技術的優點,規避其缺點。如加弧輝光技術、離子束聯合濺射技術等,離子束聯合濺射技術中將磁控濺射與離子注入,離子濺射結合有速度快、溫度低、結合力好等優點.還有將激光與濺射結合等。 在未來隨著鋁合金的“上天入地”,表面處理技術的發展也必然會提升到一個相當的高度。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