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純電動客車市場的排位賽,有了新的變化。前五陣營中,有1家企業“退出”,新的企業補位進入;前十陣營中,有2家企業退出,同時,新能源客車對傳統客車行業競爭格局帶來的顛覆性演變,在2016年進一步展現無遺。 總體而言,新能源客車尤其純電動客車市場格局,在2016年經歷了一場巨變。其典型特征,可以用這幾句話來形容:宇通、中通依舊強,比亞迪、珠海銀隆和歐輝崛起,金龍系敗退。 市場全年上漲31% 四家企業下滑 根據工信部合格證產量數據統計,2016年12月,國內純電動客車市場生產各類客車34885輛,比去年同期的2.77萬輛增長26%,環比2016年11月大幅增長47%;2016年全年,純電動客車市場共計生產11.57萬輛,比上年同期的8.8萬輛增長31%。 2016年國內純電動客車市場產量一覽表(單位:輛)
注:比亞迪產量包含比亞迪、天津比亞迪和廣汽比亞迪。 雖然市場整體大幅上漲,但身處其中的客車企業卻并非“雨露均沾”,從下表可以看到,行業前十五強當中,有四家企業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南京金龍(開沃品牌)下降10%至7921輛,行業排名從2015年的第二下滑至2016年的第四,但市場排位總體穩定,保持在行業前四,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經營相對謹慎,在第4、第5批推薦目錄下發之前對訂單和銷售持相對謹慎態度,以避免資金風險;江蘇九龍汽車下降15%至3247輛,排名從2015年的第七下滑至2016年的第十。 東風汽車公司下降51%至2546輛,排名從2015年的第六下滑至2016年的第十三,下降原因主要是2015年十分暢銷的6米級純電動輕客在2016年卻不再走俏,而東風的新能源輕客占比過高;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同比下降65%,純電動客車累計產量從6670輛降至2353輛,排名從2015年的第四下滑至2016年的第十五,這主要是受到了國家對海格客車騙補核查的影響,致使其新能源客車申報資質被暫停,因而企業產銷也大幅下滑。 2016年的純電動客車市場,最搶眼的莫非宇通、比亞迪、中通、銀隆和歐輝這幾個品牌。其中,宇通連續兩年保持了行業第一(21428輛,同比增長59%,份額18.5%),客車行業“老大哥”和新能源客車行業“老大哥”的雙料冠軍無人能撼動,這要得益于宇通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可靠的產品品質以及多年來對新能源客車研發投入的布局。而且,憑借新能源客車的強大攻勢,宇通客車在2016年的銷量歷史性地突破7萬輛,這個銷量,也刷新了全球客車行業單個企業的歷史記錄。 比亞迪在前十強中的增幅是最大的,2016年達到166%,產量從5605輛上升到14903輛(包含比亞迪汽車、天津比亞迪和廣汽比亞迪),市場份額也升至12.9%,行業排名從2015年的第五上升至2016年的第二,勢頭之猛,一時無匹。比亞迪純電動客車的產銷量大增,主要受益于2016年珠三角地區采購大單的大量釋放:根據不完全統計,比亞迪從2016年4月至今陸續中標深圳東部公交3024輛純電動公交客車采購大單、深圳西部公交2719輛純電動公交客車采購大單和深圳巴士集團2606輛純電動客車采購訂單(加起來就是8349輛!)。同時,比亞迪的新能源產業鏈很全,從整車到電池、電機、電控和車橋都自己研發和生產,而且技術相對成熟,這是其核心競爭優勢之一。 中通客車,在2016年保持了行業前三,全年生產純電動客車11747輛,同比增長43%,市場份額為10.2%。宇通和中通都屬于抓政策性機遇很強的企業,2016年,這兩家企業的8米級純電動客車產銷量都破萬輛,而8米純電動車型正是2016年增長最快、銷量最大的新能源細分市場。 2016年國內純電動客車市場份額圖
珠海銀隆,在2016年也是匹黑馬。2015年,珠海銀隆生產純電動客車3189輛,排名行業第八;2016年12月,珠海銀隆得到董明珠、京東、萬達集團、中集集團等多個企業及個人的30億元聯合增資,再加上去年年底國補的發放、第4、5批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出爐,銀隆純電動客車的排名迅速上升至行業第五,年產量超過6000輛,同比增長90%,市場份額升至5.2%。 除此之外,福田歐輝、中車時代、亞星客車、重汽豪沃客車,在2016年也同樣表現搶眼。2016年,福田歐輝從行業第10攀升到行業第6,產量達到5188輛,同比增長了1倍;湖南中車時代電動從行業第15,升至第9,產量達到3410輛,同比大幅增長136%;亞星客車從2015年的15名開外,升至2016年的第11名,同比增長達到4.8倍,產量也升至2996輛。重汽豪沃從2015年的行業第16,2016年排名上升4位,2016年共計生產純電動客車2696輛,同比增長116%。 金龍系“敗退” 客車行業格局孕育巨變 2016年的純電動客車市場還有一個典型特征就是,金龍系逐漸邊緣化。從產量一覽表可以看到,金龍系的三家企業中,有一家在2016年淡出了行業前十;有一家甚至跌出了前十五名;只有一家保持在前十。 具體來看,廈門金龍從2015年的行業第11,到2016年則跌出了行業前15,產量同比下降39%,只有1542輛;蘇州金龍海格客車同比下降65%,純電動客車累計產量從6670輛降至2353輛,排名從2015年的第4下滑至2016年的第15,這主要是幾個部委對海格的政策懲罰所致。 廈門金龍旅行車(廈門金旅)是前十陣營中金龍系唯一還能見到的品牌,市場排名從2015年的第九,升至2016年的第七,產量從3027輛提升到4686輛,同比增長55%。盡管如此,聯想起2015年金龍系三家企業的整體排名(蘇州金龍海格排第四,廈門金旅排第九,還有一家廈門金龍排在第11名),2016年金龍系的整體排名,無疑是進一步下降的。金龍系作為傳統客車行業的豪強和知名品牌,在新能源客車迅速崛起之際,如果不能抓住這一波歷史性和政策性的機會,很可能就此逐漸邊緣化,成為二線品牌。金龍,要趕緊加油了!
實際上,幾年前,每當人們談起客車行業,“一通三龍+中通”都被視作為客車行業的風向標企業和標桿性企業。但是,隨著新能源客車對傳統動力客車的迅速替代,傳統的客車豪強很多不再“豪強”,新能源客車的黑馬崛起為新的“權貴”和主流企業,行業洗牌迫在眉睫。也許,未來人們再談起客車行業,宇通、中通、比亞迪、南京金龍、銀隆、歐輝、海格等企業,將會是新的關鍵詞和熱門詞。新能源客車的格局顛覆下,一切皆有可能!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