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報道,日產公司推出全新4缸2.0T發動機,日產表示這款新的發動機性能好于目前市面上的很多先進柴油發動機。 新款發動機將繼續使用日產的可變壓縮比(Variable Compression technology)技術,日產工程師稱在該技術下,發動機使用過程中可以保持最合理的壓縮比,很好的平衡燃油經濟性和動力表現。這款渦輪增壓發動機油耗表現可以媲美柴油車型和混合動力車型。 這里先安利一下,壓縮比即發動機活塞下止點運動至上止點時汽缸氣體被壓縮的程度。一般情況下,柴油發動機壓縮比高于汽油發動機,柴油發動機的壓縮比一般為12-22:1,汽油發動機(超跑除外,那些車一般能達到12甚至更高)的僅為8-11:1。這也是很多人認為柴油車比汽油車更有勁兒的原因。日產這款發動機壓縮比可以達到8-14:1。 日產公司高級工程師Kinichi Tanuma表示:“柴油發動機在全球仍是熱點問題,我們相信日產的新發動機未來將取代先進柴油機。” 日產工程師補充稱,這套被稱為VC-T(Variable Compression-Turbo) 的傳動系統將首先用在下個月巴黎車展發布的英菲尼迪車型中。VC-T的油耗表現比英菲尼迪原先使用的3.5L V6發動機減少27%,動力和扭矩表現幾無變動,特別是扭矩表現可以媲美柴油發動機。 免費充電、電池工廠、自動駕駛和未來實驗室 日產成功搶鏡豐田等一干日本同行,成為最具話題性的日本汽車廠商。 免費充電 今年7月,美國科技媒體TechCrunch報道,加入電動車制造的“小伙伴”越來越多,每個人都使出渾身解數。日產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再次祭出免費這一殺手锏,將拉斯維加斯、克利夫蘭及汽車城底特律等11個美國城市加入“No Charge to Charge(充電不花錢)”免費充電項目中。這些城市的日產聆風(Leaf)車主可以享受兩年免費充電服務。 日產的免費充電項目“No Charge to Charge”始于2014年。TC撰文稱,不知道日產的這個舉動會不會對特斯拉產生影響,馬斯克在Model 3發布后表示,Model 3在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充電需要付費。現在看似乎真的沒有什么影響,因為Model 3的車主還是沒有得到這個福利。 出售電池工廠 8月6日《日本經濟新聞》援引知情人士報道,日產計劃將電池工廠出售給松下或中國公司。日產與NEC共同創辦AESC電池公司,日產占51%的股份。 這是一個“匪夷所思”的決定,很多汽車廠商都在“吃進”電池制造,比如特斯拉。日產反其道而行準備出貨,原因是什么? 節約成本:《日本經濟新聞》表示,日產方面認為繼續生產電池并不能給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反而直接購買電池能夠更好的降低成本。 拓展中國市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就像印度的智能手機市場一樣潛力巨大,吸引著汽車廠家來爭奪這個市場。現在橫亙在國外廠商面前的障礙是動力電池,新能源車動力電池必須使用符合《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中所生產的動力電池,才能獲得國家及地方的新能源補貼。日產將AESC出售給中企有助于日產的電動汽車在華銷售,而且AESC還可以快速占領中國動力電池的市場份額。 自動駕駛 7月13日《美國汽車新聞》報道,日產推出名為ProPILOT的自動駕駛系統,該系統首先搭載于8月在日本開售的Serena車型上,隨后將搭載在歐洲版逍客(參配、圖片、詢價) 上。《日本經濟新聞》稱,該技術將于2017年后登陸中國。英國汽車媒體Autocar報道,日產Micra將于2026年前搭載Propilot自動駕駛系統。日產自動駕駛高管斯圖爾特•卡列格里(Stewart Callegari)表示,英國市場引進的2017款逍客采用Propilot自動駕駛系統,隨后日產將在Micra上安裝這一系統。 ProPILOT系統目前可用于高速駕駛中,是一項駕駛輔助系統。高速駕駛中可保持車輛與前車保持安全車距,必要時將自動剎車;還具有道路保持功能,車輛時刻保持在最中間道路行駛,并可進行轉彎。 日產發布ProPILOT正值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風波期間,因此日產特別強調駕駛員應時刻注意路面狀況,雙手放置在方向盤上。使用過程中出現危險時,駕駛員要介入駕駛過程。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當然,日產沒被咬。 未來實驗室 今年8月,日產未來實驗室項目獲得一定成果。他們與Scoot Networks合作推出日產新能源概念車Renault Twizy(1999年,日產與雷諾結成聯盟),用戶使用Scoot開發的手機應用申請車輛。日產的未來實驗室計劃始于2014年,核心內容是發展汽車共享與自動駕駛。 除了以上這些,8月4日汽車媒體Motor Trend報道,日產在巴西首次公開了純電動三座概念車BladeGlider。傳動系統由日產與英國威廉姆斯先進工程公司共同開發,根據日產在2013年東京車展上發布的概念制成,最大功率220KW最大扭矩707牛米,最高時速可達19千米/小時,車重僅為1300千克,但日產表示短期內不會量產。 日產這么多舉動意欲何為? 除了緊追發展趨勢,今年4月和5月的兩起丑聞也是推動日產技術革新的原因。 今年4月,日本媒體曝出的三菱在日本油耗測試結果造假丑聞過去25年,三菱獲取燃耗數據時為按照日本國內規定,而是采用美國辦法獲得數據并在日本國內上報。日產于5月宣布收購5066億股三菱新發股票,占總數34%。5月16日韓國環境部宣布對日產公司進行處罰,原因是在韓銷售的日產逍客被發現存在排氣量造假問題,日產公司安裝尾排作弊裝置。 日產受到這些事件的影響,不僅股價出現波動,幾款委托三菱代工的微型車均停產。日產在美國地區銷售受到一定影響:5月轎車車型銷量同比下跌2.9%至69622輛,暢銷車型Altima銷量同比銳減15.5%至28,404輛;Sentra銷量則同比下跌2%至20,204輛。 日產新的發動機的發布意在彌補在韓國事件的影響。日產收購三菱極大的提高了日產輕型車生產能力;兩家公司共同進行新能源車的研發能提高性能、降低成本。三菱的混動車型歐藍德大受歡迎,擁有豐富的經驗。電動汽車領域和自動駕駛的發布能幫助日產在美國市場與特斯拉競爭。2016年5月數據顯示,日產聆風共交付3293輛,占全球電動乘用車銷售的5%,超過了特斯拉的Model S。但Model 3的火爆預售還是引起了日產的警惕,因此推出“No Charge to Charge”免費充電項目希望給消費者更好的售后體驗,爭取到更多還未預定Model 3的潛在客戶。 此前虎嗅曾經報道過,包括奔馳、寶馬、奧迪在內的汽車廠商都發布了電動汽車動態,一時間汽車廠商言必稱EV,不討論個hybrid都顯得自己已經落伍了。但結合5月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單月全球范圍內電動乘用車交付量僅超過5.4萬,目前仍然是小眾產品。電動汽車是發展的方向,未來會超過內燃機汽車的趨勢不可逆,但目前若放棄傳統汽車的升級研發似乎不足以幫助一家公司立足市場。正如市場研究公司IHS的分析師James Chao所說的: “提高內燃機的燃油經濟性對汽車廠商而言是決定性的,不是所有的消費者都接受電動汽車,挑戰仍然存在。”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