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個月的一次采訪中 ,在被要求以一句話描述Model 3的時候,特斯拉中國區總經理朱曉彤將其形容為顛覆傳統汽車的最后一根稻草。特斯拉以顛覆傳統汽車、構建可持續交通為己任,Model S和Model X雖然性能優異,但是價格高昂,一般消費者只能望之興嘆。Model 3的價格親民,同時性能也很不錯,因此被寄予厚望。
Model 3的車身比Model S小了20% 雖然特斯拉對Model 3有很高的期待,但市場的火爆程度仍然超乎預料。在開放預訂一周后,Model 3的預訂量已經達到了32.5萬輛,而特斯拉在2015年全年的銷量也不過5萬輛出頭。 Model 3售價? 特斯拉在中國的定價策略是保持和美國市場的售價一致,只增加稅費以及運輸費用。Model 3在美國的售價為3.5萬美元起,到中國的運輸和裝卸費用為3600美元(參考Model S),所以進口到中國的Model 3到岸價格為3.86萬美元。然后呢,國家將對這輛車征收一系列的稅,包括關稅、消費稅、進口稅等。關稅稅率是25%,增值稅稅率17%,消費稅稅率0(電動汽車的福利)。這樣一來,Model 3在中國的最終起售價大約是3.86*1.25*1.17=5.65萬美元,按現在的匯率計算,約合36.5萬元人民幣。 Model 3真的很強? 在沒有任何體驗報告的情況下,Model 3預訂出30多萬輛,主要有3個原因:相對低廉的價格、特斯拉及其創始人馬斯克的號召力、Model S車型的良好口碑。但冷靜下來看一看,Model 3的競爭力真有那么強嗎? 續航里程是電動汽車用戶最為看重的指標,也是特斯拉的優勢項目,Model 3受成本所限,不能配備太多電池,續航里程為345km。雖然對于大多數人來說肯定是夠用了,但與競爭對手相比并無優勢。比如雪佛蘭Bolt的續航里程322km,售價約3萬美元。 加速性能是特斯拉的另一大優勢。Model S的加速性能是超跑級別的,Model 3有所縮水,但也達到了性能車的水準,百公里加速時間在6s以內。這一項上特斯拉的優勢比較牢固,其它品牌的車型雖然也開始采用大功率的電機,但暫時還沒有這么快的車。 舒適性和空間是特斯拉相對較弱的地方,Model 3的車身相比Model S小了20%,售價大幅降低,所以Model 3的舒適性和空間水平也會隨之下降。 智能化是特斯拉領跑業界的一個方面,也是我對特斯拉最為欣賞的一點。自動駕駛是目前發展最快的技術之一,特斯拉很快會被趕上甚至超越,但是可持續升級的系統帶給了特斯拉無限的可能性,這是它的優勢所在。 一言以蔽之,Model 3在今天無疑極具競爭力,但是到了2017年底交車的時候,它的競爭力就未必那么強了——在政府的大力扶植下,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正在飛速發展,并且世界主流汽車廠商都在下大力氣進行新能源汽車 的研發。 中國品牌:狼來了還是錢來了? 目前,由于價格差距巨大,中國品牌電動汽車與特斯拉基本不存在競爭關系。但是隨著Model 3進入中國,雙方的價格差距迅速拉近。并且,特斯拉正在積極進行國產化的準備,國產之后Model 3將進入20-30萬元的價格區間。中國品牌電動汽車與特斯拉的正面對抗在所難免。不少人都認為,特斯拉Model 3將對中國的電動汽車行業產生巨大的沖擊。中國品牌電動汽車對上特斯拉,是否能有勝算呢? 騰勢是目前中國品牌電動汽車當中最高端的一款,價格與Model 3最為接近。它將是Model 3最直接的競爭對手。 仔細對比騰勢和Model 3,騰勢在空間和舒適性上有很大的優勢,Model 3則在加速性能和智能化方面優勢明顯。在續航里程方面,市售的騰勢綜合工況續航里程為253km,要落后于Model 3的345km。 不過,在比較中國品牌電動汽車與Model 3的時候,很容易犯的錯誤就是拿中國品牌兩三年前設計、一兩年前上市的車型與Model 3這款將在2018年進入中國的車型直接比較。我們需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實際上,由于市場潛力可觀、國家政策積極引導,國內電動汽車的發展環境可以說是相當好的,進步也非常快。到了特斯拉Model 3交付到中國客戶手里的時候,中國品牌電動汽車的性能又將有不小的提升。 在續航里程的對比上,騰勢目前略遜于Model 3。但電池技術的發展是很快的,騰勢上市于2014年,從2014年到現在,再到2018年Model 3在華上市,期間電池的能量密度將會有不小的提升,屆時騰勢的續航里程達到甚至超過Model 3的水平都不奇怪。 據我們了解,今年四月北京車展期間,騰勢就會發布未來的技術升級計劃,其中就有涉及未來產品規劃部分,電池和續航里程估計也會有所提升。 騰勢和Model 3的定位不同,目標人群也不同,在直接的競爭中互有優勢。在續航里程處于同一水平的情況下,對于看重空間的中國用戶來說,騰勢或許是更好的選擇。 另一方面,此前中國品牌汽車數次沖擊高端都罕見成功的案例,以至于現在20萬元成了中國品牌汽車無法突破的天花板。但是這一局面有望在電動汽車領域得以改變,特斯拉Model 3預訂的火爆,向中國品牌廠商展現了高端電動汽車的巨大市場潛力。以此為契機,中國品牌廠商將會重新發掘這一市場,在技術革新和品牌建設上加大投入,從而帶動整個行業向上開拓。 高端電動汽車這一塊市場將會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外來的競爭者卻很少,特斯拉Model 3再強大也只能占據一小塊細分市場,留給中國品牌的是一大塊蛋糕。所以,對于中國品牌電動汽車來說,Model 3進入中國并不是狼來了,而是機遇來了。這是一個中國品牌打破天花板、向中高端發展的巨大機遇。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