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國車用發動機市場產銷量均呈上升趨勢,產量同比增長3.82%,銷量同比增長3.85%,汽油機占整體市場的88.13%,是發動機銷售市場的主力。柴油發動機受政策影響,多匹配在普通載貨車、重型載貨車、推土機等重型機械上,且控制權多在國有企業手中,這也造成其銷量下降較明顯。隨著國Ⅳ標準的實施,今后對發動機,尤其是柴油機的要求將越來越高,提升柴油機技術水平,發展清潔化的綠色動力將成為今后發動機發展的一個方向。 總體產銷情況 汽車市場波動直接影響配套發動機市場。2015年,國內發動機市場穩定增長,增幅是3個百分點以上。2015年,我國汽車發動機累計完成產銷2,184.94萬臺和2,192.29萬臺,與2014年同期相比,產量增長3.82%,銷量增長3.85%,產銷量均衡,產銷增幅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繼續受乘用車市場升溫形勢帶動,國內車用汽油機銷售市場上揚,產銷增幅進一步擴大。2015年,我國車用汽油機累計完成產銷1,926.12萬臺和1,931.98萬臺,同比分別增長7.61%和7.63%,同比增幅上漲至7個百分點以上。 2015年,我國車用柴油機累計完成255.82萬臺和257.36萬臺,與2014年同期相比,產量下降17.24%,銷量下降17.11%。 2015年,其他燃料發動機累計產銷分別完成2.99萬臺和2.95萬臺,與2014年同期相比,產量下降46.42 %,銷量下降47.50%。 2015年國內天然氣發動機供求市場持續低走,納入統計的其他燃料發動機企業供求市場大幅下降。
2014~2015年發動機銷量月度對比情況(臺) 從發動機月度銷量走勢上看,月度銷量最高點為12月份,銷量達到226萬臺;最低點為7月,銷量僅為137.91萬臺。除2月、5月、6月、7月、8月和9月外,其余6個月銷量均高于2014年同期,其中,從5月開始,發動機月銷量連續下降,7月跌到最低點,而后8月開始反彈,發動機銷量開始緩慢攀升,一直延續到年底,呈現“V”型走勢。值得注意的是9、10月份雖未現“金九銀十”態勢,但隨后幾月的銷量走勢也為年底各家企業的銷量沖關奠定了良好基礎。 暢銷企業銷售情況分析
2015年發動機銷售排名前十家企業銷量情況 2015年,中汽協統計到的有發動機銷量的企業有66家,年銷量累計達到10萬臺以上的企業有46家。其中,上汽通用五菱、一汽-大眾、上海大眾動力和東風日產4家全年銷量均在100萬臺以上,4家企業合計完成566.03萬臺,占行業全年總銷量的25.82%。 前10家企業中,排名第一的上海通用五菱累計銷量超過170萬臺,同比增幅9.73,市場份額達到8.05%,全年銷量高于第二名企業6萬臺以上。以往一汽-大眾一直穩居排行榜榜首,2015年以164萬臺的銷量屈居行業第二,同比下降9.71%,全年市場份額占到了7個百分點。上海大眾動力和東風日產2015年表現也很出色,全年銷量分別完成130萬臺和102萬臺,同比累計分別增長2.29%和48.14%,市場份額分別占到整個行業的6%和5%;排在第五名的是自主企業領軍者重慶長安,2013年排在第六位,2014年進軍前五陣營,2015年繼續穩坐前五陣營里,全年累計銷量超過93萬臺,實屬不易。緊隨其后的是長城汽車,2015年,長城汽車銷量突破81萬臺,同比累計增長23.88%,與重慶長安所占前十份額達到16.75%,說明自主發動機企業的實力和品牌認可度也在慢慢提升。排在后四位的依次是上汽通用東岳、神龍汽車、北京現代和長安福特,銷量分別為79萬臺、77萬臺、73萬臺和70萬臺,分別累計增長-32.53%、2.55%、-6.89%和60.45%。 值得注意的是,前十榜單中通用集團和大眾集團連續幾年始終保持在榜首位置,大眾集團的銷量領跑發動機市場,該集團市場份額占比13.91%;通用集團的市場份額占比11.82%。 2015年我國車用發動機行業發展呈現三大亮點 一是盡管銷售數量同比下降,但總功率保持增長,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大氣污染防治法》、《中國制造2025》等國家環保政策及產業政策頻頻出臺倒逼內燃機技術的進步和提升。汽車排放標準不斷升級,也催促內燃機企業嚴格按照節能減排的技術路線向前推進。 二是車用發動機的關鍵零部件企業發展勢頭很好,如無錫威孚、中原內配、渤海活塞、遼寧新風等企業在2015年的增長率都超過了10%。 三是內燃機企業開始進行兩化融合及實施智能制造。據權威機構調查統計,有近8成的企業表示有智能化改造車間的需求和規劃,希望借助信息技術,以智能化、數字化為發展方向,建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管理,加強對數據庫、產品庫、信息庫的建設和管理。企業希望通過智能化改造,規范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隨著工業4.0對國內企業影響加深,隨著“互聯網+”概念的落地,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利用信息化設備加強對內部管理,朝著精細化管理方向發展。可見,傳統企業嘗試轉型,紛紛觸網。有些企業希望能通過網絡拓展銷售渠道;有些企業希望能夠通過網絡更進一步了解客戶的需求,從而更好地服務客戶,生產出讓客戶更加滿意的產品。 全面完成“十二五”戰略規劃 2011年,由工信部和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內燃機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目前看,內燃機企業基本全面完成了內燃機行業制訂的“十二五”戰略規劃,同時也完成了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內燃機工業節能減排的意見中提出的內燃機2015年任務指標。如,到2015年,節能型內燃機產品占全社會內燃機產品保有量的60%,與2010年相比,內燃機燃油消耗率降低6%~10%,實現節約商品燃油2,00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20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10%,采用替代燃料節約商品燃油1,500萬噸。我國汽車發動機企業已經按照節能減排、綠色制造發展路線向前推進,汽車發動機正在逐步往高端路線上發展。 2016年我國車用發動機行業形勢趨于好轉 受到國Ⅲ標準升級國Ⅳ標準的影響,重型柴油機和輕型柴油機一直在去庫存中,2016年將是柴油機釋放增量的關鍵一年。2016年我國車用柴油機的形勢會有所好轉,輕型好于重型,重型柴油機可能有增長但幅度不大。 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邢敏預測,2016年汽車發動機市場將有所回暖,整體市場趨勢將好于2015年。 2016年總體形勢趨于好轉 盡管環保部、工信部剛剛頒布了國Ⅴ排放標準實施的時間表,但2016年仍然是檢查商用車實施國Ⅳ排放標準的重要一年。我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項目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商用車市場需求。但是,城市間穿行的小型電動車會對輕型載貨車、輕客的發展形成一定沖擊。2016年我國車用柴油機的形勢會有所好轉,輕型好于重型,重型柴油機可能有增長但幅度不大。 2015年我國乘用車發動機全年銷量保持一定的增長幅度,其中SUV的持續熱銷十分關鍵。“十三五”期間,整車企業及發動機制造商一定要在SUV平臺的發動機質量上下工夫,要不斷提升產品的一致性及可靠性。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測,2016年我國汽車銷量將保持6%的增長。由于國家要把進口汽車的平臺放開,或將拉低乘用車發動機銷量。 隨著新能源汽車政策的迭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非常迅速。在當前的汽油機車型中,車用替代燃料已占到一部分。 非道路發動機用途廣泛,比如,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發電機組、船舶、火車等領域發展也十分迅速。隨著農業機械及工程機械需求的快速上升,非道路發動機將成為“十三五”發展的重點。工程機械發動機在2015年表現不理想,2016年將有所提升。 “十三五”是內燃機邁向強國的第一步 中國內燃機產品與國外企業相比研發體系不夠完善,產品核心技術創新研發需要加強。以市場為導向,以節能減排為目標,堅持創新驅動,建立激勵機制,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建立一批優勢企業,提高全行業的綜合競爭實力。推動產業實現產品品質的提升,促進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力爭到2030年把我國建成內燃機制造強國。掌握核心制造技術和關鍵工藝技術,建設3~5個共性基礎技術平臺,推動內燃機節能減排先進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化。全面實施智能化改造,完成綠色制造體系建設。 我國內燃機行業按照《中國制造2025》提出的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為先、綠色發展、結構優化、人才為本”的基本方針,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自主發展、開放合作”的基本原則,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節油15%以上,排放達到歐Ⅵ標準,帶動學科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到2025年,節油40%以上,排放水平完全與國際接軌,使科學研究水平達到國際先進行列,人才培養質量得到國內外普遍認同。 針對“十三五”發展任務,將從提高內燃機行業創新能力、強化基礎能力建設、提升質量控制技術,完善質量管理機制,夯實質量發展基礎,優化質量發展環境,鼓勵企業追求卓越品質,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創造品牌產品、全面推行綠色制造、深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推進企業國際化、完善網絡化服務體系建設等七大方面來緊密實施。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