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煤炭、鋼鐵等原材料價格暴漲,讓正在忙于去產能的中國經濟多了另外一重“保供給”的新任務。這意味著什么? 漲價,正悄悄成為中國經濟工業血脈的“主旋律”。 2016年11月2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5500大卡)連續18周上漲,達607元/噸,相比年初的371元/噸,漲幅達63.6%。 據卓創資訊監測,10月9日唐山帶鋼232—355系列帶鋼出廠價格2760元/噸,較年內低點漲幅980元/噸。 除了鋼鐵、煤炭等基礎性物資之外,原材料市場漲聲一片。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中旬,據對24個省份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與11月上旬相比,42種產品價格上漲,其中電解銅、焦炭漲幅超10%。 這波行情讓人有些猝不及防。原本,去產能一直應該是2016全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之一,但11月3日,國家發改委召開“規范煤炭企業價格提醒告誡會”,強調要高度關注重視煤價過快上漲,要求抑制煤價過快上漲,先進產能盡快釋放產量,保障冬春季煤炭供應——“保供給”這一新詞脫穎而出,在經濟工作中頻頻亮相。 一邊“去產能”,一邊“保供給”,原材料市場呈現出一幅奇特的景象。 突然的幸福 鋼材價格較2015年漲了將近一倍,“去年連湯都沒得喝,今年可以吃上肉了! 剛剛坐下來10分鐘時間不到,丁小平就接了3個業務電話。由于鋼鐵價格漲幅過快,拿貨、出貨的定價調整由原來的半月一次,一周兩次,變為現在甚至每天都要實時更新。于是,盯緊期貨市場指數與上游鋼鐵廠動向,成為每天必修課。 丁小平是廣東易創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們公司的規模在華南最大的鋼貿市場廣東樂從鋼鐵世界中屬于一線行列。在鋼鐵行業摸爬滾打多年,對市場的經驗判斷愈發謹小慎微起來。 “市場變得太快了,你根本反應不過來!彼蚰戏街苣┯浾呓榻B,鋼材市場從春節之后急速升溫,到11月份的最高點之時,市場均價將近是2015年的兩倍!叭ツ赀B湯都沒得喝,今年可以吃上肉了。” 好日子來得太快,不得不讓他心里發虛,因為慘淡的行業境況距離現在沒有過去多久時間,回憶起來至今觸目驚心。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2015年10月份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鋼材價格已連續4年下跌,當年9月末,CSPI(鋼鐵協會鋼材綜合價格指數)指數為61.19點,10月第三周跌至59.83點,比年初下跌28%,跌幅超過2014年全年的跌幅。 2015年,全國鋼企前三季度主營業務虧損超過500億元。其時,中國重點統計鋼企的鋼材銷售結算價格不足1.6元/斤,早已跌破“白菜價”。 “比白菜便宜多了,凡是跟鋼材生意有關的,都虧得要死。”關浩勇是廣東樂從鋼材世界有限公司的客戶經理,入行時間雖然不長,卻見識了這一資金密集型行業的大起大落!颁搹S把門關了,都比生產賺得多,鋼貿公司把錢存銀行,業績都比開門做生意好很多。”他說。 關浩勇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入駐鋼材世界的老板,至少得上千萬身家起步,行情好的時候,密密麻麻的大貨車旁邊,停滿了奔馳、寶馬等豪車。授信最寬松之時,做鋼材生意的老板幾乎不用抵押,就可以從銀行拿到貸款。 在2014年、2015年市場跌至冰點時,很多老板“跑路”,剩下的也大多“節衣縮食”不知自己能否熬過寒冬,卻不料在這輪突然漲價中賺得盆滿缽滿。 相較于鋼貿公司的隨行就市、快進快出,鋼鐵企業往往船大難調頭,但也嘗到這波行情的甜頭。 “比去年好太多了,很多鋼廠基本可以持平,有的還能贏利。”楊永昌是江蘇一家中型鋼廠的經理,他說,過去兩三年的行業最低點,讓人悲觀地認為整個行業在三五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內都難有起色,沒想到行情冷熱翻轉如此迅速。 與鋼鐵拴在一根繩子上的煤炭,經歷了同樣的冰火兩重天。 2016年11月2日,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5500大卡)連續18周上漲,達607元/噸,相比2015年初的371元/噸,漲幅達63.6%。 僅僅是一年多前,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全國大中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達70%以上,黑、吉、遼、冀、魯、皖等省份煤炭行業整體虧損。 在華南最大的鋼貿市場廣東樂從鋼鐵世界,鋼貿企業一年時間內體驗了冰火兩重天。 去產能VS保供給 2016年上半年,經濟工作的主基調仍然是去產能,到了2016年9月份,由于原材料上漲過快,保供給又頻繁在經濟工作會議中被提及。 市場瞬息萬變,措手不及的不僅僅只是鋼貿企業。 2015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把“去產能”列為2016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首。4月以來,國家安監總局推出新的煤炭限產政策,要求煤炭企業將每年的工作日從330天減少到276天。 然而,在2016年春節之后,情勢就已經悄然生變。國家統計局公布的3月上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全國動力煤價格上漲明顯。 此后大半年,基礎原材料基本保持了上漲趨勢。然而,去產能仍是經濟工作的重點。8月4日召開的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和脫困發展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仍然強調,鋼鐵煤炭化解過剩產能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作,“要以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壯士斷腕的勇氣,確保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8月下旬起,部際聯席會議組成10個組赴各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進行去產能督查,“進一步宣傳政策,傳導壓力,督促進度”。 到了9月份,形勢急轉直下。9月8日,國家發改委召集神華、中煤等數十家大型煤炭企業,召開了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價過快上漲預案啟動工作會議。 國信期貨煤炭鋼鐵分析師施雨辰分析認為,國家層面的去產能政策是此輪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始作俑者。她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經過調研發現,煤炭去產能力度很大,截至2016年11月份,全國煤炭行業產能足足去掉了10%左右。 “供給在短時間內減少了很多,導致煤價上漲得很快!笔┯瓿秸f。 9月28日,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61元/噸,繼續刷新年內最高紀錄。這已經是該價格指數連續十四期上漲,較年初累計漲幅達到了51.2%。而市場實際現貨成交價格達到了570元/噸左右。 在此前后,保供給開始頻繁被經濟工作會議提及。 9月27日,發改委召開保障冬季煤炭穩定供應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會議宣布,符合一定條件的煤礦,可以在276—330個工作日之間釋放產能,沒有參與產能釋放的煤礦仍要嚴格執行276個工作日制度。產能釋放期限暫定為2016年10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 然而,煤價仍然一路飆升。10月19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升至577元/噸,比年初累計上漲55.5%。 10月25日,國家發改委同能源局、煤礦安監局和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召開重點煤炭企業座談會,22家煤炭企業負責人參加。據悉,發改委在會上表示,“希望煤炭價格不要再上漲”。 到了11月3日,發改委又召開了“規范煤炭企業價格提醒告誡會”,強調:高度關注重視煤價過快上漲,要求抑制煤價過快上漲、先進產能盡快釋放產量、保障冬春季煤炭供應,同時要堅持去產能決心不動搖。 此時,去產能與保供給在同一場合同時被明確強調。 “去產能就是把你弄走,讓你去休息,這不叫去產能,而是限制產能!睆B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說。在他看來,短期內的價格上漲,并沒有改變產能過剩的基本格局,去產能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 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去產能并不妨礙保供應,去產能也是為了穩價格,它們之間沒有矛盾。但有時政府的行政手段去產能,難以掌握動態,容易導致短期內的大起大落。 緊接著,11月9日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環比下降1元/噸,結束了之前的11連漲。到11月23日,該指數已經連續3期下跌。 漲價的鏈條 供給減少、匯率波動以及市場炒作,都推動了原材料價格上漲。但下游制造業,并不敢貿然漲價。 正是最為基礎的煤炭,觸發了價格多米諾反應的第一塊骨牌。 2016年2月,國務院先后下發《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表示,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煤炭行業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較大幅度壓縮煤炭產能。 “大國企的領導執行力提高。”東方煤炭電子交易中心副總經理解天勇密切關注煤炭行業政策動向。他開門見山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此輪煤炭價格上漲的起點,源自去產能的政策因素。 解天勇認為,與以往很多政策在執行過程中流于形式不同,今年,限產(實行276天工作日制度)、去產能(關井)都得到了較為嚴格的執行。尤其是北方入冬后,煤礦恢復生產也較為困難,導致產能過剩的大背景下,出現了階段性的供小于求的局面。 “盡管目前數據不方便透露,但今年2.5億噸的煤炭去產能目標任務超額完成已成定局。”11月23日,在2017年度全國煤炭交易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姜智敏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公開透露。 煤炭價格上漲,直接帶動鋼鐵價格上漲!爸饕窃牧蠞q價了,鋼鐵價格自然也要漲!睏钣啦f,鋼鐵企業處境相對改善很多,但是鋼材漲價是迫于上游煤炭價格上漲,利潤并沒有突出的增加。 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波動,也推升了煉鋼廠原材料成本!跋喈斢阼F礦石變貴了,對鋼鐵企業影響還是很大的。”楊永昌說。 隨著煤炭、鋼材價格波動,連鎖反應開始了。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1月中旬,據對24個省份流通領域9大類50種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的監測顯示,與11月上旬相比,42種產品價格上漲。 從事期貨行業的陳駿,眼睜睜看著煤炭、鋼鐵期指扶搖直上。他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明顯感覺到熱錢正源源不斷流向原材料市場。 林伯強也認為,市場炒作放大了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效應。他分析了宏觀數據與產業數據后發現,此輪原材料上漲,價格上漲幅度要遠遠高于使用量的增長,存在著強烈的市場投機行為。 “比如說我買來3噸鋼材,用掉2噸,這樣對價格才有提升作用。但我只用掉1噸,還囤了2噸,這對價格而言沒有長期的支撐力!绷植畯娬f,此輪價格上漲后增加的出貨量,并沒有被下游制造業企業消耗掉,而是變成了庫存。 “從沒出現過斷貨的情況,只要有錢,隨時可以交貨。”丁小平說,相對于價格暴漲,鋼材“并不缺貨”。 他也觀察到,下游制造業企業并沒有相應漲價。他們下游客戶包括五金加工廠、機械配件廠等等多種類型企業,都對原材料漲價感到“壓力山大”,但都不敢漲價,“怕沒人買”。 “影響當然很大了,利潤空間壓縮得很厲害。”譚彬是珠三角一家陶瓷企業的銷售人員。進入2016年之后,他的訂單量出現了微弱的增加,但是行業回暖并沒有讓他感到多么輕松,因為業績抽成反而減少了。老板的解釋是,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速度過快,公司銷量雖然緩慢增長,但是利潤卻出現了下降。 譚彬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5年,陶瓷業業績掉到近些年歷史最差水平。2016年出現了回暖苗頭,但是勢頭并不強勁,所以不敢貿然提價。 這樣的情況讓丁小平心里感到不踏實,雖然短期內價格暴漲能賺到快錢,但損耗了下游制造業的利益,“我們是真心希望制造業好,只有他們好了,我們才能一直賺錢”。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