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服務機器人創新與發展科技論壇昨天(20日)召開,我國機器人消費量位居世界第一,去年猛增54%。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對于提升產業技術含量,提高生產效率有著顯而易見的積極作用。 今天,2015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鏈創新與發展科技交流論壇正式開幕,又將人們的關注吸引到這一領域。機器人產業前景樂觀,由于人力資源成本和產業結構升級的需求驅動,未來至少20年里,我國機器人產業將迎來發展機遇。其中,服務機器人是下一個藍海市場,未來10年到20年服務型機器人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來自國際機器人聯盟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22.5萬臺,同比增長27%,而去年我國的機器人銷量高達5.6萬臺,同比猛增54%。這也是中國連續第二年成為全球機器人最大消費國。不過美中不足的是,雖然我國的機器人銷售量位居全球之首,但在這數萬臺機器人當中,有7成以上來自國外。日本、北美和歐洲則是機器人的主要出口地區。 目前,A股市場上設計機器人題材的上市公司超過70家,但從總體來看,多數國內的機器人公司資產規模都在1億元以下,競爭力并不突出。從目前來看,機器人的主要運用領域是什么?說到機器人,普通人想到的可能是科幻電影里那些和人類外觀差不多的機器人的形象。實際上,我們現在所說的機器人主要是指在工業和服務業領域運用的各類智能化機械。根據了解,現在機器人主要運用領域主要包含哪些?機器人的大規模運用會讓各個產業發生什么變化?中國電子學會秘書長徐曉蘭就此話題做出了評論。 徐曉蘭:我們還是把機器人分類,分為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它主要應用在類似汽車的裝備,集成電路的生產線,以及在有毒有害氣體環境中的生產和加工,特別是在物流領域,因為它解決體力的問題,所以工業機器人70%的應用領域都在汽車裝備領域。在服務機器人領域,主要是在智能家具、娛樂、教育等領域。特種機器人領域,主要是在醫療領域,比如利用機器人來做手術等。 記者:前面我們梳理了一些數據也發現中國現在是機器人的最大消費國,但是我們的機器人大部分都是進口產品,所以未來國產機器人領域會迎來一個什么樣的競爭格局呢? 徐曉蘭:我們對機器人的應用主要是在工業機器人領域,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有一些核心的部件依賴于進口。比如減振器,進口的機器人轉動的聲音非常小,用國產機器人的減振器聲音很大,而且摩擦力很大。所以制約我們國內機器人的領域主要是關鍵的零部件,包括未來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對材料、仿生、人工智能等,都可能制約我們發展的核心技術。 未來發展的機遇之一是中國制造2025戰略的實施,這個戰略最重要的領域就是發展機器人領域,同時也制訂了具體的實施路徑,通過一些組合拳的方式會讓我們的核心技術得到突破,特別是一些核心的部件也能夠得到解決。同時,之前一些核心技術和生產的脫節主要在于我們的創新鏈和產業鏈脫節,現在有更多的機制和體制來促進科研,將會使其更好的轉化為我們的生產力。 我國的機器人的使用方面進步很快,去年和前年,我們國家是全世界機器人使用量最大的國家,而且今年11月,全球機器人大會也將在我國召開。 上述我們提到,現在我們機器人在我們國家廣泛的使用,包括數量上、包括范圍上,對于現在機器人領域的發展,怎么評價?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劉瑞也就此做出了評論。 劉瑞:三句話,第一,突飛猛進,從一個沒有機器人的國家變成了世界上第一大機器人擁有國。第二,市場應用前景廣闊,中國大量的工作場所等待機器人的替代。第三,核心制造,核心技術還有待于突破,我們有一些東西還要大量依靠進口,這說明我們的瓶頸還存在。 記者:國內的機器人企業現在普遍存在的問題是規模不大,競爭力也不是特別強,面對這樣的局面,我們要想迎頭趕上的話,需要從哪些方面努力? 劉瑞:中國的優勢在于機器人使用的場所很大,國外的機器人應用有限,是因為它的制造業已經精細化了,我們的制造業還處在大規模、批量生產當中。要想在機器人的發展方面迎頭趕上,就要盯住國外機器人的領先領域,著重在技術和材料以及它的人才培養方面加快步伐,這樣才能把我們的短板補上。 記者:一方面我們看到采用機器人,可以提高我們的勞動生產效率,同時也能夠緩解老齡化給我們帶來的勞動力成本的壓力;另外一方面機器人的造價也不低,對于這種傳統加工業來說,由工人轉向機器人,可能依然需要一段時間,如果從這種產業升級的角度來說,您覺得怎樣我們能夠讓這個過程進行的比較順暢? 劉瑞:應該說有一定的矛盾,因為中國勞動力總量還是偏大,如果用機器人替代勞動力,會使一部分工人下崗。不過機器人的運用,現在看得出來,它不光在制造領域,它在服務業應用也很廣泛,而服務業勞動力替代實際也在進行之中。所以機器人發展對勞動成本的壓力,對緩解老齡化有好處。其造價高的問題,可以在規模化的使用當中逐步將它解決掉。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