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本工業機器人發展分析 日本素有“機器人王國”之稱,其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令人矚目,無論機器人的數量還是機器人的密度都位居世界第一。在其經歷了短暫的搖籃期之后,快速跨過實用期,邁入普及提高期。在2O世紀8O年代至9O年代初期,日本的工業機器人可謂處于繁榮鼎盛時期,似乎無所不能。然而,花無百日紅,自20世紀9O年代中期開始,隨著歐洲和北美工業機器人產業的崛起,國際市場的格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從日本轉向了歐洲和北美。 在度過了幾年的低迷期之后,21世紀初日本的工業機器人又開始重新煥發生機,尤其是伴隨著中國和其他周邊國家對工業機器人需求的增長,以及日本本國早年工業機器人因服務期限而帶來的更新換代,預期將對日本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 5、中國機器人的發展分析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建立了9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和7個科研基地。產業化基地的建設給產業化帶來了希望,為發展我國機器人產業奠定了基礎。目前,我國已經能夠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平面關節型裝配機器人、直角坐標機器人、弧焊機器人、點焊機器人、搬運碼垛機器人等一系列產品,不少品種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生產。“機器人產業化已呈星火燎原之勢!”盡管如此,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化卻存在著巨大的問題。除了眾多歷史原因造成制造業水平低下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對工業機器人產業的認識和定位上存在著不同的觀點。 首先,我國基礎零部件制造能力差。雖然我國在相關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礎,但是無論從質量、產品系列全面,還是批量化供給方面都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電機和精密減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顯,因此造成關鍵零部件的進口,影響了我國機器人的價格競爭力。 第二,中國的機器人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雖然已經擁有一批企業從事機器人的開發,但是都沒有形成較大的規模,缺乏市場的品牌認知度,在機器人市場方面一直面臨國外機器人品牌的打壓。國外機器人作為成熟的產業采用整機降價,吸引國內企業購買,而在后續的維護備件費用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領中國市場。 第三,國家認識不到位,在鼓勵工業機器人產品方面的政策少。工業機器人的制造及應用水平,代表了一個國家的制造業水平,我們必須從國家高度認識發展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重要性,這是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手段和途徑。 據有關記者了解,日本戰后對機器人采取的一系列相關政策,極大地推動了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目前,日本已是世界上工業機器人的第一生產大國。工業機器人作為高新技術產品,應該比照新能源中的電動汽車,出臺相應的扶植政策。 如今,已經有一批機器人企業根據市場需求,自行研制或與科研院所合作,進行機器人產業化開發。可以預見,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不久后將會作為一種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的產業而存在。奇瑞已經制定了2012年年產100臺焊接機器人產業化目標。 政策扶持--我國工業機器人之推進劑中國機器人產業化正處于關鍵的轉折點,如果政府的扶植力度再向前推進一步,中國的機器人產業將會越過目前的“臨界期”,跨上一個新的臺階,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同時,如何適應快速變化的國內外市場需求,如何以高質量、低成本和快速反應的手段在市場中取得生存和發展,已是我國企業不容回避的問題。這些問題為我國工業機器人提供了不同的市場需求,促進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市場日趨成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