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旺報》英文版5月10日報道,中國機器人工業日漸升溫,導致外國機器人產品價格下跌,同時,行業數據顯示,中國機器人工業本土市場份額自2013年的4%擴大至2014年的13%。 一些國外機器人制造商計劃于今年推出平面關節型機器人(SCARA),最大起重能力可達3千克,由于受到中國本土機器人制造商的競爭壓力,其價格破天荒地降至5萬元人民幣。中國機器人產業聯盟副秘書長姚之駒表示,在中國市場這種例子屢見不鮮,且越來越普遍。中國機器人制造業的快速成長已經對外國公司造成一定的壓力。 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曲道奎表示,中國的室內清潔機器人和自動引導運輸車(AGV)制造水平現已可以與同類外國公司比肩。新松公司保證其產品2年內無使用故障,自動引導運輸車產品誤差不超過0.05毫米。顯示出產品已達到世界領先標準水平。 據姚之駒稱,中國現有400-500個機器人生產商,機器人行業正快速發展。去年,一些企業銷售額超過了1億元人民幣。但除了行業的快速增長外,中國的機器人公司仍舊落后于他們的外國競爭者,尤其是在汽車行業領域。這說明中國機器人制造商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他們需要提升產品的質量和精度,并且要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 姚之駒還表示,中國的機器制造業再簡單智能機器人市場大有可為,有機會趕超外國公司,比如美國Rethink機器人公司去年推出的獨臂機器人Sawyer,就屬于簡單智能機器人。曲道奎也表示,因為工業機器人不太適合消費電子市場,所以我們更需要Sawyer這樣的簡單機器人。專家則表示,這種簡單機器人易于生產,并且不需要高精度組件,中國公司更易在此領域輕松取得成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