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前2005年當選一拖集團公司勞動模范后,在集團公司2014年度勞動模范評選中,鍛造廠修鍛車間主任高守田不負眾望,再度榮獲“勞動模范”稱號。日前,一拖集團公司還專門召開表彰會,對包括他在內的公司勞模進行表彰獎勵。 一 站在2014年門檻上,作為車間主任的高守田就在思索,如何帶領團隊把工作開展得更好,經過與車間生產骨干的廣泛溝通,他在深思熟慮后向全體員工傳達了修鍛車間2014年七大工作措施:一是搞好人力資源管理,做好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穩定好職工隊伍;二是做好安全文章,為生產經營打好基礎;三是進一步加強質量管理,提高一次下線合格率,降低返工返修率;四是加強設備維護使用與保養,重點做好搞好班前班中設備檢查,以及班中班后的維護保養;五是進一步開展工藝優化、技術改進、操作創新活動,把創新創效活動落到實處;六是加強生產管理,嚴格落實生產計劃和生產指令,充分發揮職工的主人翁精神;七是控制好費用,降低生產成本,保障經營效果。
工作中,高守田堅持做兩件事:一是率先垂范、模范帶頭;二是秉公執法,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他科學安排,精心組織,打破傳統的班組觀念,不分大小設備,人員統一調配,能一個班完成的任務,決不拖兩個班,工作中大家千方百計想法設法保生產,干活無天車就人推拉抬搬、工模具自己焊修磨,設備壞了就主動配合維修工修理,收發料等不到天車就自己用小車去拉等等爭分奪秒搶生產。2014年一季度,車間不僅取得了首月首季開門紅,而且月產和季產均創下了建廠以來歷史最高記錄。 二 鍛件重達575KG、既大又復雜的動臂是鍛造廠的關鍵性產品,該產品的開發、批量供應,不僅僅將直接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而且還能促進鍛造廠產品結構、市場結構和產業結構的調整。 由于車間近十幾年沒干過這么大的鍛件,一些員工難免有為難情緒,為確保此產品安全、順利完成,高守田帶領車間職工積極想辦法、做可行性方案論證。方案確定后,他們提前半個多月就開始做準備,如:僅加熱爐前后兩次共花費了6天的時間,進行檢修、調試升溫、檢測溫度,檢修緊固3T操作機,制作裝出爐及胚料轉運的大叉子,以及模具的輔具等。為保障生產中萬無一失,高守田還親自上設備,白二三班連軸轉。付出就有收獲,努力就有回報,在車間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動臂開發第一道制胚工序終于在修鍛車間員工手中順利完成了。 三 修鍛車間是鍛造廠全額資產回報單位,要提高資產回報率,創造最高經濟效益,管理就必須創新。在如何創新上,高守田也沒少動腦筋,一是生產組織創新,實施班組生產每天一換設備,推行大小設備每天一換,即每天一換崗,打破了建廠以來,幾十年一貫制的班組設備(崗位)固有模式。推動了班組生產競爭與競賽,緩解了職工長久一個崗位一種活的疲勞感,提高了生產效率,促進了職工學習技術的熱情。二是改進生產用能管理,結合自由鍛的特點,反復探索研究,大膽實施了開大錘點小爐,一爐加熱供多錘鍛打,以及用電爐燒短料、小料代替煤氣加熱的用能改進。在能源的利用上,車間一貫是提倡“既要抱西瓜、也要撿芝麻”,不能讓能源無效流失。高守田團隊的能耗控制,令周邊私企小廠也羨慕不已。三是工藝創新。驅動輪軸產品原來設計工藝是,現在輕鍛車間1250T平鍛機制胚后,再轉到修鍛車間鍛打,在高守田等的呼吁下,該廠將1250T平鍛機搬到修鍛車間,與3T錘終鍛連線生產。改進后,不但減少了一火煤氣加熱的高消耗,降低了原材料燒損的消耗,也減少坯料轉運及二次加熱裝出爐和氧化皮清理造成的無效勞動,又節省了5人的生產投入,班產也由150件提高到260件,班產效率提高了73%。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