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經濟增長從高速向中高速轉變的過程中,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產業發展中的亮點精彩紛呈。我國工業經濟正在朝著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方向加速演進,經濟平穩運行的動力正在正常有序地轉換。 2015年,從國際上看,不確定因素仍然很多。世界經濟仍然處于金融危機后的深度調整期,增速可能略有回升,但從總體上看,復蘇疲軟,不會有明顯的改觀。反觀國內,改革紅利在進一步釋放,宏觀調控的辦法更具針對性、操作性和有效性,創新驅動已經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尤其是結構調整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潛力具有足夠的回旋余地,為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了有利的空間。在此背景下,今年傳統產業的高端化會不斷漸進,新興產業發展潛力將不斷釋放。 兩化融合邁向更高層次 毛偉明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同步推進新四化建設,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在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戰略部署和核心要求。其中,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是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突破發展瓶頸,提升國際競爭力、產業競爭力、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2014年,信息消費達到2.8萬億元,增長了18%,尤其是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12萬億元,增長了20%。同時,信息消費帶動了1.2萬億元相關產業的發展,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為此,生產性服務業也是兩化融合的一個成果體現。 近年來,在智慧民生上,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充分顯現,使人民群眾在兩化融合的條件下也得到了實惠。數據顯示,全國規模以上的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的普及率已經達到54%,五年來增加了4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的企業數字化的工序數控類達到了30%,同樣也提高了4個百分點,網絡集成創新體系得到了飛速發展。 毛偉明指出,要加快兩化深度融合,應該在認識水平上向更高層次邁進,切實把它作為下一步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攻方向和核心要求,要把更多更好的、已經能夠成熟運用兩化融合的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車間的好的典型和示范更快地推廣。能夠更有效地集成相關政策,包括人才的培養,使兩化融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揮更大作用。 在兩化融合方面,下一步工信部即將開展的工作包括: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專項行動;深化工業和互聯網融合。基于互聯網的發展態勢判斷,下一步生產領域的互聯網、生產資料領域的互聯網,有望得到極大提升和發展;圍繞兩化融合,推進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的研制、發布和國際化,對推廣運用得比較好的物聯網企業和工業企業深度融合的典型進行認定和推廣,使更多的企業能夠在智能化工廠和智能化車間方面取得有效提升;盡快使兩化融合在民生領域得到更大推廣。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