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工信部出臺的《關于推進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培育3-5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8-10個配套產業集群;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提高到45%以上,機器人密度達到100以上,基本滿足國防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 據國際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聯盟執行主席兼秘書長羅軍透露,目前,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正在對機器人產業密集調研,預計2015年上半年會出臺一系列進一步扶持機器人及智能制造產業的政策意見。2014年內,相關部委對機器人產業已經有多項政策扶持,2015年國務院的角度還有更大的政策出臺,扶持資金力度還會加大。預計工信部及科技部對該產業的扶持資金將再度加碼上百億元。 機器人制造成本將進一步降低 據了解,目前國內大部分知名機器人本體制造企業,均已實現控制器的自主生產,在核心零部件上取得了突破。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被稱為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 目前新時達、新松機器人、南京埃斯頓等國內部分知名的機器人制造企業均已實現了控制器的自主生產。控制器的自主生產意味著我國機器人企業在核心零部件層面的突破,雖然國際巨頭相比差距較大,但隨著技術和市場的推動,本土化控制系統將會逐步加強。 同時國內一些企業在精密減速器方面的研發正在穩步推進,浙江恒豐泰、江蘇振康、北京中技克美等都先后推出了自己的機器人關節減速器,秦川發展則在1998年就研制出了RV減速器樣機。2009年,秦川發展在原有的250AII減速器基礎上進行了優化設計和改進,使產品在性能、可靠性和性價比等方面更具有競爭力。經過近6年攻關,廣州數控在RV減速機最重要的兩個性能——精確性和穩定性上都取得了突破,已經取得了兩項工業機器人減速機專利,分別應用于公司的機器人及各種變位機上。 而相對于減速器,伺服電機和驅動器市場未形成主要廠商壟斷現象,而且幾大國際廠商在中國也建立了分工廠,供應充足,產品價格相對合理。國內上市公司中,匯川技術、英威騰、華中數控、新時達等公司的業務覆蓋伺服電機產品的生產。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