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德勤在北京發布《2015清潔能源行業報告–邁向新主流》報告,分別就太陽能、風能、固廢處理、水處理和新能源汽車的未來趨勢進行詳細分析。數據顯示,201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總容量首次超過了煤炭和天然氣新增容量的總和,占全球電力新增裝機容量近六成。預計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將提供全球三成以上的電力。同時,中國在可再生能源電力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以及可再生能源發電總量均領先全球,其中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總量高達433GW,遠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國(183GW),全球占比高達四分一。 報告指出,中國已進入推進能源革命的戰略機遇期。優化能源布局、控制煤炭消費、提高能源利用率是主要的政策方向。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裝機量更有望占全國能源結構的35%。我國在調整能源結構的大方針背景下,以及“十三五”規劃等重要政策的支持下,清潔能源行業發展前景明朗,投資和新增裝機容量均呈增長趨勢。整體而言,中國對于清潔能源的投資持續提升,主要歸功于資產融資、并購、以及政府與企業的投資。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可再生能源領域投資額為895億美元,同比增長32%,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總投資額的29%。其中,在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領域,中國也成了全球最大的投資者。 就光伏發電而言,德勤中國清潔行業主管合伙人金凌云表示,隨著特高壓等遠距離大容量輸電網絡加快建設,儲能技術逐步發展,以及“十三五”期間將加快推進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重點工程,不但有望緩解棄光問題,更能有效的優化全國各區域的能源供需匹配。預計自2020年起,分布式光伏在當年的光伏新增發電容量中的占比將達到甚至超過54%,潛力巨大。 就風電而言,風電在電力工業中的比例逐年增加,并且已成為中國第三大電源。德勤認為,在降速提質的經濟大背景下,我國風電制造行業必須將運營重心放在智能互聯,通過高科技信息技術大幅提升風電機組的運營效率和產能,同時用互聯網連接不同設備,從而加強生產制造過程的監控和反饋,有效的進行數據分析和改進,從而實現高效運營。德勤中國清潔行業華北區主管合伙人李思嘉指出,對風電機而言,智能化有助降低制造成本和故障率,通過大數據進行風場與風機資源管理,實時在線跟蹤和診斷評估,最終實現智能化管理和精度運營。目前,市場上已有許多將“互聯網+”運用到風電場運營中的案例。 此外,智能化與精準管理同時也成了固廢行業的新核心。報告指出,近年有不少創新型企業在各個細分的廢品回收領域做了O2O嘗試,以“直接連接用戶和終端處理商”的模式試圖解決行業困境。金凌云解釋道:“例如以百度為首的一批互聯網企業,今年就推出了報廢電子品回收O2O,它們利用公司的行業關系為回收所得的廢品找到最合適的去處。再者,廢品O2O平臺也能和環衛市場中的智能垃圾桶一樣,準確記錄廢品種類及其產生的時間地點,企業可以把這些大數據轉化成有用的商業信息,無論對公營和商業機構都很用幫助。” 然而,發展清潔能源仍然面臨許多挑戰。以水務行業為例,我國水質的情況不容樂觀,廢水排放量呈逐年升高之勢,加上水資源短缺,我國的治污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水價體制不完善和管網設施落后限制,也對再生水的利用構成負面影響。新能源汽車雖然得到長期得到政府的刺激政策和財政補貼加以推動,但是全國充電設施建設進程滯后成了新能源汽車推廣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與此同時,充電標準不一也是造成充電樁市場投資進程緩慢的關鍵因素。 總括而言,德勤始終認為質量和技術的持續提升將可有助解決清潔能源行業所面對的挑戰。比如說在“互聯網+”的浪潮中,能源與互聯網深度融合,進行大數據分析。企業只要能夠準確理解并善用相關信息,則可打通并優化能源生產和能源消費端的運作效率,以及隨時對需求和供應進行動態調整,擴大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此外,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不但可幫助清潔能源的消納利用,又可助力我國能源結構綠色清潔化升級,同樣也是我國破解減排困局的戰略選擇。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