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號”火箭是由俄羅斯“進步設計局”制造的一次性運載火箭,其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將宇航員與太空游客送進國際空間站 (ISS),為空間站提供氧氣、食物以及備用零部件,同時也擔當著將衛星送入太空的重任。此前,該系列火箭已經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俄羅斯普列謝斯克以及法屬圭亞娜等地的人造衛星發射基地進行了 1900 余次的發射。在 2003 年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爆炸事件后,該系列火箭暫時性地成為了地面與國際空間站之間的唯一交通工具。現在,這家俄羅斯國有企業計劃在 2015 年開始通過采用舒勒的壓力機進行有關運載火箭的制造。
目前,鍛造壓力達 2600 噸的液壓式鍛造線已經完成預驗收,并計劃于五月底進行交付。這條鍛造線將會使用三動壓力機進行鋁制艙蓋等零部件的制造。為了能夠承受特別是起飛帶來的極端載荷,這些零部件必須極其堅固。為此,壓力機上方的壓邊裝置以及下方的拉伸墊可各自提供 600 噸的鍛造壓力。 “拉伸墊的尺寸已經達到 5 x 6 米,這無疑是瓦格霍伊塞爾(Waghäusel)廠區所制造過的最大的液壓式壓力機,”舒勒瓦格霍伊塞爾(Waghäusel)廠區執行總裁 Martin Habert 博士說道。為了將更大的有效載荷送入太空,運載火箭在尺寸上逐漸增加。因此,用于組裝火箭的相關零部件尺寸也變得更大,從而就需要更大的生產線。 “這對我們設計制造壓力機無疑是個不小的挑戰,”Habert 博士解釋說。其中物流環節的規模亦十分驚人:鍛造線中的獨立零部件重量不可超過 160 或 170 噸,以確保陸運環節的安全性。而整個運輸過程中最漫長的環節是水運:要穿過萊茵河,跨越北海、波羅的海,最終抵達伏爾加河。盡管如此,舒勒的專家們對該項目的成功還是滿懷信心,因為他們在生產像這樣的大型設備方面有著數十年的經驗積累:“進步設計局選擇我們就算找對人了,”執行總裁 Habert 博士說道。(兵工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