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智能制造是走向中國創造的必由之路!”5月7日,在北京剛剛結束的“以創新驅動,制造未來”為主題的2014智能制造國際會議上,全國人大委員會副委員長路甬祥院士提出了重要的建議和思路。 網絡智造加速制造業升級 路甬祥在報告中指出,網絡智能制造實際上是制造文明進化的一種新形態。比如蒸汽機、火車、輪船和工作機械的設計制造引發的第一次工業革命,將農耕時代的手工藝制造文明推進到以工廠化、批量化、規模化為特征的機械制造文明。電機電器、電力系統,汽輪機、內燃機、燃氣輪機等發明與設計制造引發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將制造文明推進到電氣化、自動化階段。 啟始于上世紀中葉的半導體、IC、計算機、現場總線等技術與應用,將制造文明推進到數控柔性制造階段。全球寬帶、云計算、云存儲、大數據、增材制造、精密成形、納米技術等為制造文明進化提供了創新技術驅動和全新信息網絡物理環境。 全球市場,多樣化、個性化需求,資源環境壓力,氣候變化等成為制造文明轉型新的需求動力,全球金融危機加快了制造文明轉型進程。日本發展協同機器人與無人工廠,美國重振高端制造業,中國實施智能制造發展規劃等等,其核心是推動制造技術與產業向全球網絡智能制造轉型,網絡智能制造已成為制造文明進化的新形態。 網絡智能制造更人性化 在談到網絡智能制造的新特征時,路甬祥表示,全球科學技術、經濟社會、人文藝術、生態環境等知識信息大數據成為智能制造最有價值的資源。 從工廠化、規模化、自動化為特征的工業制造文化,向多樣化、個性化、定制式,更注重用戶體驗和協同創新的全球網絡智能制造服務轉變;從注重單機局域數字制造,轉變為依托大數據、云計算和云服務的全球協同、共創分享的網絡智能設計制造、管理營銷、運行服務;從注重制造品質效益,轉變為注重包括營銷服務、使用運行和再制造等全生命周期的信息物理功能、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綠色低碳,經濟社會、生態文化和諧協調的系統優化、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
寬帶網絡、云計算、虛擬現實、3D打印、信息開放獲取、交通物流、全球市場等,為智能設計制造創造了全新的自由創造、公平競爭、高效合作的網絡創新和制造服務環境。網絡智能制造是在線協同、人人可以更公平自由參與,競爭合作、創造和分享的制造文明。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