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故事 宋朝時,兩位日本僧人道元與明全結伴,渡海來中國留學。他們落腳在天童山景德寺參禪修行,孜孜不倦地求悟禪法。 一個大熱天,午飯后,道元前往延壽堂探望因病靜養的明全。當他經過東廊來到佛殿之前時,看見一位老和尚,背駝如弓,眉白如雪,一手撐著拐杖,一手將香菇一顆顆地排在地磚上。僧人們都知道,寺院里需要食用大量香菇,必須趁著暑天烈日曬干,以便儲存備用。 道元禪師認識這位老和尚,他是寺院里負責膳食炊事的"典座".道元看到盡管驕陽當空,老和尚卻沒帶斗笠,全身汗水淋淋地專心工作著,不由得停住了腳步。赤日炎炎,熱浪逼人,連廊蔭下的道元都受不了,何況酷日下的古稀老人呢?年輕的留學僧頓生憐憫之心,于是趨前探問:"請問老師今年貴庚?"老和尚稍微直直腰,答道:"老納今年68歲。"道元關切地說:"老師父年歲已高,這種工作就讓院里其他僧人來做吧。"哪知典座頭也不抬,嚴肅地回答"他不是我。" "他"當然是"他人",而不是我,此話的意思顯然是指他人的修業并不能代替自己的修業,他人的體驗代替不了自己的體驗。原來老和尚把"曬香菇"也看作是參禪的功課呢。道元在那電光火石之間醍醐灌頂,豁然開朗,苦苦思索多年的禪法一下子明了了。 管理故事哲理 從博弈的角度看,領導和下屬在企業里永遠是屬于兩大陣營。領導不是下屬,下屬也不是領導,下屬不可能完全了解領導的真實生活,領導也永遠無法真正走進員工的心靈世界。但真的要在管理工作中一直保持這樣清醒的認識實屬不易,我們總是習慣于拿著自己的鑰匙去開別人心靈的鎖。只不過,高明的領導學會了與員工互換角色的本領,求同存異,大家為了同一個目標而共同奮斗,盡量縮短兩個陣營的距離。 (紅黑)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