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工業發展仍有廣闊空間 展望2014年,我國工業發展仍處于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隨著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深入推進,將為擴大內需、發展實體經濟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提出了將更加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有望進一步激發工業發展活力。 當前,我國工業推進提質增效升級的任務緊迫而艱巨。工業要素投入的邊際效應近年來不斷減弱,我國工業已進入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深化改革、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才能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階段。為此,工信部提出,在2014年的工作中,要把優化供給和培育需求結合起來,擴大消費需求,改善供給質量,優化投資結構,使工業發展建立在內需持續擴大的基礎上。 為保證工業平穩運行,工信部要求不斷優化工業產品供給,滿足居民對大宗耐用消費品及新興消費領域產品的需求。實施工業產品質量品牌創新專項行動,提升食品藥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大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等的推廣力度。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3年1~11月,全國汽車累計產、銷量分別為1999萬輛和1986萬輛,同比增長14.3%和1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9.8個和9.5個百分點。作為大宗耐用消費品之一,汽車產銷量保持了較好的增長勢頭。在居民汽車保有量持續快速增長的情況下,我國能源、交通和空氣質量壓力不斷加大,新能源汽車將會逐步成為新的增長亮點。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推進實施和相關公共配套設施不斷完善的作用下,預計今年新能源汽車產業有望加快發展。 2013年工信部頒發了4G牌照,標志著我國已經進入4G時代。4G商用的加快發展,對促進信息消費、拉動內需具有重要意義,可以有效帶動產業鏈快速發展,進而也能帶動整個電信服務水平的提升。在新的一年中,工信部明確要大力培育信息消費,支持4G加快發展,繼續加快移動智能終端、北斗導航終端等技術的研發應用,進一步促進信息消費領域的擴大和應用水平的提升。 依照工信部要求,2014年底前我國4G商用城市將超過300個,用戶超過3000萬。以3G發展經驗來看,4G的發展有望直接和間接拉動經濟的快速增長。有市場研究表明,北斗市場規模在2012年底為40.5億元,預計到2020年產值達到2000億元以上,年均增速超過50%。到2016年,衛星制造及發射、北斗元器件、導航終端的市場空間將達到60、76和70億元,為芯片和終端廠商提供高彈性;而平臺和運營為290億元,導航相關的應用服務規模為600億元以上,市場空間在16年之后會更廣闊。隨著4G網絡的建設部署和北斗智能終端等新業務的不斷推出,可以預見未來拉動經濟增長和創造就業崗位的動力將更加充足。 當前中國經濟處于轉型發展的加速時期,短暫的轉型陣痛不應是經濟厚積薄發的羈絆,為此政府部門要不斷強化市場導向和服務企業意識,繼續深化改革,做好要素保障和政策協調,全力促進工業平穩運行和結構調整,為經濟再上新臺階打下堅實基礎。(一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