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新聞》文章,人工費持續上漲的中國正在加速推進工廠的節約人力化。據國際機器人聯盟統計,2013年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銷量達3.66萬臺,居全球首位。雖然中國目前正在工作的機器人的總數還不到全球第1的日本(超過30萬臺)的一半,但因為銷量迅猛增長,預計2016年左右就將躍居全球首位。但是,未來的“機器人大國”正面臨著苦惱。 中國汽車產業的今天就是中國機器人產業的明天,中國機器人行業的領軍人物曲道奎在演講中流露出危機感。 曲道奎是一家機器人企業—沈陽新松機器人自動化公司的總裁。在一直致力于推動工業用機器人國家項目的曲道奎看來,中國機器人市場的現狀是,國內企業在尚未成長壯大之前就被卷入了與外資企業的激烈競爭。 汽車產業是中國國內企業無法戰勝外資企業的典型。1980年代德國大眾(VW)進入中國,到如今外資品牌幾乎瓜分了中國的汽車市場。雖然中國政府要求外資企業與中國企業進行合資合作,以引進技術,但也給予外資企業中國市場這一塊巨大的蛋糕,促使外資企業紛紛進入中國。 但是,中國企業卻發展遲緩。“中國汽車產業的培育政策存在失誤”,中國汽車行業的相關人士難掩對現狀的惱怒。 而機器人產業也犯下了同樣的錯誤。中國為了引入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對進口機器人產品不征收關稅。發那科和瑞士的ABB等外國機器人廠商利用稅收優惠政策進入中國,迅速擴大了市場份額。 雖然存在新松等有實力的中國機器人企業,不過“中國產品的品質和性能還很不夠”(某外資企業)。雖然作為全球最大市場,中國已得到了機器人大國的稱號,但是機器人產業的實力離“強國”還很遙遠。中國機器人產業應該解決的課題同時也是中國制造業共同面臨的煩惱。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