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熱處理車間時,劉帥正在往車間的紅磚地上灑水,離出爐的時間已經越來越近,灑水是出爐前的準備工作之一,劉帥是山東省淄博市一家熱處理中心的車間工人。“這批熱處理過的工件要用大型風機降溫,灑上水是為了避免吹起太多塵土,也適當給環境降溫。”劉帥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道。4座井式熱處理爐同時運行,使得車間的氣溫一直處于35℃以上,劉帥再三向記者強調,出爐時不可以靠爐身太近,因為高溫爐的爐溫超過1000℃。 金屬熱處理是機械制造中的重要工藝之一,為使金屬工件具有所需要的力學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除合理選用材料和各種成型工藝外,往往還需要改變它們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如磁性、抗蝕性、強度、硬度韌性等。這就需要將金屬工件放在一定的介質中加熱、保溫、冷卻,通過改變金屬工件材料表面或內部的組織結構來控制其性能,這個過程就被叫作熱處理。與其他加工工藝相比,熱處理一般不改變工件的形狀和整體的化學成分,而是賦予或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提高工件的內在質量,這道工藝是不可或缺的。 工件經過了十幾個小時的持續加熱,終于到了出爐的時間,穿戴好護具的劉帥開始了每天最辛苦的工作。出爐時的工件被燒得通紅,劉帥利用長鉗和行車將爐中的工件取出,放到風機前進行降溫,降溫的過程將耗費5小時左右。“最辛苦和最危險就是出爐的時候,爐溫太高容易燒傷,目前的保護措施就是穿厚點衣服防止燒傷,有隔熱服是最好的,但是價格太貴工廠沒有買。每次出爐時我都十分小心,但還是出現過手臂上的衣服都被點著的情況。”劉帥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說。 記者在車間中發現了不少關于熱處理工藝的書籍,每天在工作之余,劉帥會抽出時間來研究熱處理工藝,進入熱處理行業4年,劉帥還算是個新人,但已經基本掌握淬火、滲碳、油冷等工藝。劉帥對記者說,熱處理工作要付出繁重的體力,但卻不是一個簡單的粗活,還要依仗熟練的技術和豐富的經驗,雖然崗位很平凡,但要做好,不斷地學習是必需的。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中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跨越,關鍵在于要建立高素質、學習型、技術型、創新型的產業工人隊伍,需要一大批活躍在車間、機床、工爐旁的“藍領專家”。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